三路出擊 15年儲227萬理財診療室:退休「零準備」中年夫婦急籌謀

三路出擊 15年儲227萬
理財診療室:退休「零準備」中年夫婦急籌謀

郭生着緊家人生活,除供養父母,同時為女兒學費籌謀,並打算裝修家居,令家人有更舒適生活環境。不過,理財專家指,郭氏夫婦應先為退休生活作準備,學費反屬其次,並指郭生只為家人購買保險,忽略個人全面需要,應及早為自己購買適當保險,以免家人及自己缺乏完善保障。 記者:葉敏儀、余美玉

郭生有三大目標,分別為家居裝修、女兒學費及退休,因一直沒有為退休做準備,加上已屆45歲,距離退休時間漸近,故這項計劃最為急切,越遲開始壓力越大;其次是供女兒上大學,不過專家擔心,郭生難以兼顧退休金及學費兩大開支,故建議其女兒升上大學後,應做兼職賺取學費,郭生只需預備首年大學學費即可。至於家居裝修,只為提高生活質素,並非生活必須,故必要時大可不做。

個案

讀者:郭生(45歲)、郭太(45歲)
家庭狀況:一女(17歲);另郭生需供養父母
職業:郭生為政府合約制僱員,太太任職會計文員
家庭月入:2.4萬元
資產:現金30萬元、兩人強積金共40萬元、現值150萬元單位(已供滿)
目標:明年裝修家居,預算15萬元;供女兒在港完成大學;郭太希望55歲退休,郭生則計劃60歲時退休,退休後兩人每月生活費合共約1萬元水平
症狀:從未為退休做準備,亦不懂投資,只靠每月儲蓄存於銀行,太太明年或會轉工,擔心家庭收入減少。

分析
保障不足 宜延遲退休

於制訂郭生的財務計劃前,CFP認可財務策劃師李啟賢建議,先做一個風險評估測試,結果顯示郭生投資取向為均衡型,即可接受中度風險水平,收入將減少,以後每月只可儲蓄4000元。
由於郭氏夫婦資金不多,建議郭太延遲退休年齡至60歲。假設二人退休生活維持1萬元生活水平,以通脹率2.5%及退休後投資回報8厘計算,二人60歲退休時需221萬元。
此外,夫婦二人另有一大問題,是郭先生保障不足,只有一份人壽保單,故應加強保障。

建議
買公用股 儲女首年學費

學費--專家認為,郭生為女兒準備首年大學費用已足夠,因二人為退休籌謀更逼切,其女兒入讀大學時已近成年,可做兼職賺學費。
郭生手持30萬元現金,扣除8萬元應急錢及15萬元裝修費後,仍有7萬元,當中預4.6萬元為首年大學學費。李啟賢認為,離其女兒升學仍有3年,可揀穩陣低風險投資產品,建議考慮人民幣債券或大藍籌,「應揀波幅小但高息股,公用股係首選。」如回報8厘,3年後可得8.8萬元,沽出部份應付學費,仍有4.2萬元繼續投資。

郭先生女兒快成年,將可做兼職賺大學學費。 資料圖片

月供基金 投資中國拉美

投資--因應郭生進行的風險測試屬均衡型,可博約8厘的投資回報。
要達到目標金額,郭氏夫婦投資策略有兩部份,一是月供基金,建議他倆每月投資2000元,假設每年回報8厘,二人60歲時,共得69.2萬元。

10年後增債券投資比重

由於投資期約15年,故此首5年可較進取。他提醒郭生,應避免投資單一地區,建議中國、亞洲及拉丁美洲三個市場,分散風險,其次可考慮巴西,因該地區商品市場活躍,有助抵禦通脹。
5年後,可因應市況及退休年期臨近,逐步調低在股票基金的投資比重,尤其10年後,債券比例亦應提升,減少投資的波動,策略以保本為主。
投資策略第二部份是強積金方面,郭生郭太月供1100元及1300元,加上現時累積的40萬元,以每年回報5厘計算,15年後可得147.3萬元。
至於上述4.2萬元股票投資,再以8厘回報投資12年,即二人退休時有10.6萬元。將以上金額加起,可得227.1萬元,剛好達標。

郭氏夫婦15年後投資回報預測

強積金*
金額:現值40萬元 年回報:5% 投資年期:15年 預計可得金額:83.2萬元
金額:月供2400元* 年回報:5% 投資年期:15年 預計可得金額:64.1萬元

股票金額:7萬元# 年回報:8% 投資年期:15年 預計可得金額:10.6萬元

月供基金金額:2000元 年回報:8% 投資年期:15年 預計可得金額:69.2萬元

總金額:227.1萬

註:*夫婦二人合計;#於3年後取走4.6萬元作女兒學費

縮緊開支 加碼醫療保險

保險--郭生已幫太太及女兒投保多項保障,太太有一份定期壽險,保額30萬元,另有一份儲蓄壽險連危疾,保額20萬元,供款至60歲,假設回報4厘計算,期滿可取回約11.5萬元,附加住院現金保障每日500元。
女兒則有一份儲蓄醫療保險連危疾,最高賠償20萬元,供款至39歲,預設回報4厘計,期滿可取回約7.5萬元,附加住院保險及住院現金保障每日300元。至於郭生只有一份定期壽險,保額150萬元,每年保費4600元。
一家人的保障似乎滴水不漏,但專家指出其實有兩大問題,一是太太未有醫療保險,二是身為家庭支柱的他,保障未見完全,建議太太加一份實報實銷醫療保險,每月保費約300元。
至於郭生的定期壽險,有150萬元保額應已足夠,但尚欠其他醫療、住院現金的保障,建議投保40萬元終身人壽,連危疾及醫療等保單,但需供至65歲,每月2000元保費。雖較預算多出300元,但專家建議郭生縮緊開支,全家可獲全面保障。

郭太可增月供300元醫保。 資料圖片

理財疑難 專家幫你

如果你在理財路上有任何疑難,歡迎你寫信來,只要你寄來的資料夠詳盡,並附上聯絡電話,理財版會幫你安排與理財專家面談,免費為你度身訂做更適合你的投資組合。
傳真:23703886;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郵寄:將軍澳工業邨駿盈街八號《蘋果日報》二樓理財版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