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12月4日,張永霖、王維基出任亞洲電視執行主席及行政總裁,多年來累積蝕逾50億元的亞視,前路出現了曙光。12日後,王維基倒台。09年2月12日,207名亞視員工接大信封。今日,我們在黃金時段看到重播完又重播的《流星花園》。千瘡百孔的亞視,經歷多番易手,現又有台灣老闆蔡衍明「泵水」,聲言改革講過N次,到頭來又是一個模樣,連立法會議員李永達要去信立法會,要求政府考慮收回亞視牌照。「打工皇帝」張永霖上場半年,除了踢走王維基、裁員、及證明亞姐沒有造馬之外,究竟做了些甚麼?假如你是張永霖,你又可以做些甚麼? 撰文:李全
麥玲玲(堪輿學家)
瘋狂派錢谷收視!
全球飽受金融海嘯衝擊,人人擔心飯碗,麥玲玲卻認為亞視應食住個勢進行大改革,製作遊戲節目瘋狂派錢,為觀眾創造夢想同機會:「但派錢必須真金白銀,唔好閘住閘住,銀彈攻勢萬試萬靈。」玲玲又轟亞視節目冇噱頭,是導致收視低的主要原因,她提議亞視舉行發掘模的節目:「一來可以幫自己台發掘新面孔,肥水不流別人田,另方面又可以將電車男由電腦吸過嚟電視,一舉兩得。」
谷德昭(電影人)
重金聘請橋王!
「我會加谷德昭人工先,因為人工實在太低!」一向計仔多多的肥谷,認為亞視要破釜沉舟就得打持久戰,首先要花錢聘請橋王度橋,然後製作出有份量節目,令觀眾建立收視習慣,整天開着電視看,他說:「電視節目好講包裝,佢好似一份報紙咁,時事、財經同娛樂節目統統包羅萬有,要有多元化畀觀眾選擇,同時要製作多啲節目,令對家冇得鍊。」
黃麗梅(亞視主持)
吸納大牌藝人!
憑主持亞視飲食節目,被捧為一姐的黃麗梅,對公司的一蹶不振愛之深、責之切,也不諱言公司最缺大牌藝人:「家亞視有台灣撐腰,正好利用呢個優勢翻身,可以將綜藝節目移師台灣,既可共用中天資源,又可利用佢哋邀請當地大牌藝人參加,用小成本製作出有台星撐場嘅大騷。」對於亞視近期將陳年外購劇安排在黃金時段播放,黃麗梅更是毫不畀面:「電視台冇自己嘅製作,單憑外購劇係好難留住觀眾。」
蕭若元(資深製作人)
開設福建頻道!
蕭若元認為亞視積弱多年,很多問題未解決,但現有台灣財團支持,正是挽救頹風的最佳時機:「佢哋大可將台灣中天電視製作搬嚟香港播,台灣藝人喺香港好受觀眾歡迎,既然佢哋有呢批資源,真係無謂浪費。」他又提議亞視開創先河,開啟一條數碼頻道播放閩南語的節目:「由福建嚟香港嘅新移民多不勝數,佢哋難得有同聲同氣嘅節目可以欣賞,會零舍有親切感。」
張堅庭(導演)
張永霖報新聞!
冇個性、冇生命、冇錢、冇自家節目,張堅庭認為這些都是亞視積弱多年的死穴:「既然家有新注資,好應該搞番起電視台獨特嘅風格。首先製作一啲人冇我有嘅節目,始終資訊同觀眾息息相關,所以亞視應製作每小時5分鐘的新聞簡訊節目,製作費有限,但可以幫助吸納觀眾。」他又認為張永霖人工最高,最應該為亞視出力:「佢可以喺每日中午報道新聞,又或者搞個《永霖論時勢》,用幽默抵死手法出嚟評論時事,對觀眾都會有新鮮感。」
彭志銘(次文化堂社長)
炒晒班二打六!
假如彭志銘是張永霖,則要視乎有幾多人工,才決定下幾多工夫:「重賞就梗係有勇夫,畀得錢少咪求其應酬吓;價錢中中哋咪請班人返嚟做我啲嘢;如果多錢到分股畀我,咁就千祈咪派個台灣婆(指亞視行政總裁胡競英)過嚟。」彭志銘又稱亞視四線藝員太多,應該全部裁掉,他說:「一個電視台,只要請個有氣勢壓到場嘅藝人過嚟,一個都有人睇,佢哋應該試吓撬阿姐(汪明荃)過嚟。」
詹瑞文(舞台劇演員)
我會請番王維基!
去年曾發聲明炮轟亞視誹謗及臨時辭演亞姐決賽的詹瑞文,認為亞視當務之急是招攬食腦人才:「我首先會請番王維基,佢係一位有創意嘅人,好有噱頭,跟住會請林奕華同周梁淑怡返嚟幫手,佢哋都係有火嘅人,可以喺唔同層次上將亞視大革新。」
我是誰
港大生變打工皇帝
現年61歲的張永霖(LinusCheung),71年於香港大學經濟及政治科學系畢業後加入國泰航空,離任前升至副董事總經理。89年獲前港督衛奕信邀請,借調入政府中央政策組工作,94年出任香港電訊行政總裁,年薪逾千萬,被喻為「打工皇帝」。98年,盈科數碼與香港電訊合併為電訊盈科,張永霖擔任公司副主席,04年離職。張永霖又於07年在港台主持《張永霖的世界》,與聽眾分享他的人生經歷,去年出任亞視執行主席。
妙想天開
五奇招救亞視
亞視一沉不起,真是並非一招半式便能扭轉乾坤。橫死豎死,倒不如玩另類救市方案,分分鐘殺出一條血路。
1.無綫有MyTV,亞視都可以「賣」TV,將整個電視平台搬上網賣,讓競投者經營。
2.每日24小時播足《魚樂無窮》,市民可省回養金魚錢。
3.山寨文化當道,大可翻拍無綫人氣劇,整兩套《畢打自己人之打爆外星人》同《學警狙擊之我和Crying有個約會》,賣埠不愁冇市場。
4.研製挑戰廣播尺度的節目,辣㷫平機會、婦女會、明光社等組織,越鬧越多人睇。
5.在討論區聘請專人為自家的節目挑毛病,增加話題性。
娛樂資料庫:亞視大事記
1973年
麗的呼聲取得轉型為免費電視,改名麗的電視。
1976年7月
麗的中文台首次直播新博彩遊戲「六合彩」。
1978年8月
佳視倒閉,不少花旦小生如白彪、梁小龍、米雪、李麗麗、曹達華、伍衛國、余安安及秦沛等轉投麗的,人強馬壯。
1980年
開拍百集長劇《大地恩情》,收視撼贏無綫的《輪流傳》,15集後更腰斬。
1981年
徐小明執導、梁小龍主演劇集《大俠霍元甲》大受歡迎。同年麗的首次賣盤予澳洲財團,翌年邱德根入主,易名亞洲電視。
1985年
亞視為與無綫抗衡,舉辦亞洲小姐,首屆冠軍為黎燕珊,多年來發掘不少花旦,如利智、伍詠薇、葉玉卿和楊恭如等。
1986年
新增電視先生選舉,開創男士選美之風。翌年再創辦《未來偶像爭霸戰》抗衡無綫的新秀歌唱大賽,張立基、甄楚倩及蔡濟文等一度跑出。
1987年
中文台易名為黃金台,英文台名為鑽石台。
1989年
中英文台再易名為本港台及國際台,沿用至今。
1993年
與無綫同購下台灣劇集《包青天》播映權,鬧出雙包案,兩台更試過同一時間播同一集。
1994年
林百欣增持亞視股權,成亞視單一大股東。林百欣接手後,即發動挖角戰,重金挖走沈殿霞及何守信等無綫台柱。
1998年
動用全台小生花旦拍攝劇集《我和殭屍有個約會》,贏盡口碑。同年製作資訊節目《尋找他鄉的故事》,屢獲好評成王牌節目。同年紅色資本家吳征入主。
1999年
首創由藝員朱慧珊、何守信報道新聞。同年播出台劇《還珠格格》,收視拉近成五五波,後亞視主力以外購劇迎戰。
2000年
鳳凰衛視股東陳永棋、劉長樂及內地商人封小平入主,並由封任行政總裁。
2001年
購入外國遊戲節目《百萬富翁》,由陳啟泰主持,創下了39點高收視,無綫急急推出鄭裕玲主持的英國遊戲節目《一筆OUT消》救亡。
2002年
亞視再無新猷,返回積弱狀態。02年陳永棋出任行政總裁,惜掌舵四年仍無法扭轉虧損劣勢。
2007年
查氏家族入主,無綫前高層如費道宜及何定鈞分別上馬。同年改台徽。
去年底
管理層大換血,前電訊盈科副主席張永霖及城市電訊主席王維基空降亞視,分別出任執行主席及行政總裁。王維基上任12日,突辭任行政總裁一職,改任顧問。
今年
台灣商人蔡衍明入主。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