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融海嘯衝擊下,全球營商球境排名「大執位」。經濟學人信息部(EIU)就09年全球營商環境發表報告,香港排名由08年第7名擢升至第4位;而作為區內主要競爭對手的新加坡,亦由第3升至第2位。 記者:陳健文
有經濟分析師相信,有關排名反映近年香港與內地經濟融合的成果,亦有部份原因是其他地區在金融危機下營商環境惡化。據經濟學人進行的調查評分顯示,09年最佳營商環境的三甲分別是芬蘭、新加坡及加拿大,香港排第4位;而掀起今次金融海嘯的美國,營商環境排名由08年的第10位跌至12位。剛被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把信貸評級展望由「穩定」降至「負面」的英國,其排名更由12位大幅下滑至25位。
英國排名由12跌至25
被視為能夠拯救全球經濟的中國,今年營商環境排第45位,較07年底預測08年的排名53,上升8位。而近期受惠於中國內地放寬投資的台灣,排名則由08年的18位,上升至今年的16位。區內另一重要經濟大國日本今年排第28位,南韓則排第27位。
有關調查是按91個與營商環境相關的項目今後5年(2009至13年)狀況作評估,包括政治風險、通脹、本地生產總值、資本賬開放程度、銀行業開放程度、生活成本及基礎建設等,再給予一個總分。調查涵蓋82個國家或地區。
渣打銀行經濟師劉健恒認為,香港排名上升,相信是香港與內地在經濟進行融合的結果,「好像一直醞釀推出的人民幣結算,就是一項長遠可提升香港競爭力的措施;而在金融海嘯發生後,資金持續流入本港,正反映市場對香港的信心。」
渣打:中港經濟融合見效
他又指,除了香港本身因素外,金融海嘯影響到全球各地的經濟及營商環境,歐美地區所受影響較大,故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香港以至受影響程度較小的亞洲區內國家排名上升,亦是可以理解。
亞洲區內國家或地區營商環境普遍雖獲上調,並預期營商環境將持續改善,經濟學人的報告指出,今次是自96年開始進行有關調查以來,其涵蓋的82個國家或地區,對未來5年營商環境評分的平均數,首次低於過去5年的分數(2004至08年),意味有部份地區的營商因素預期將出現倒退。
報告亦特別提到,全球經濟疲弱,將可能導致貿易保護主義升溫,事實上,部份保護政策已經實行,報告認為,不能忽視保護主義對全球長遠經濟增長的潛在負面影響。
經濟學人全球營商環境最新排名
芬蘭 09年排名:1 08年排名:2
新加坡 09年排名:2 08年排名:3
加拿大 09年排名:3 08年排名:4
香港 09年排名:4 08年排名:7
瑞士 09年排名:5 08年排名:5
丹麥 09年排名:6 08年排名:1
澳洲 09年排名:7 08年排名:6
瑞典 09年排名:8 08年排名:9
挪威 09年排名:9 08年排名:17
荷蘭 09年排名:10 08年排名:8
美國 09年排名:12 08年排名:10
台灣 09年排名:16 08年排名:18
英國 09年排名:25 08年排名:12
南韓 09年排名:27 08年排名:25*
日本 09年排名:28 08年排名:27*
泰國 09年排名:38 08年排名:43*
印度 09年排名:59 08年排名:54*
中國 09年排名:45 08年排名:53*
*為07年底預期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