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三三四新學制下,全港高中生屆時必須應考通識教育科,惟該科評卷準則一直被指沒有標準,容易流於主觀。考評局表示,批改通識科考卷會採取兩名閱卷員評分的雙評制,若未取得共識則需三評及四評。有教育界指學生所獲分數將因應閱卷員的喜好而有異,擔心具創意或談及政治敏感議題的學生難獲高分。
「專業判斷一定主觀」
考評局評核發展總經理李王鍏指,在新高中學制下,所有學生必須應考通識科,屆時通識科將會如現在的中文、英文及文學作文科一樣,以雙評卷的方法評分,即由兩名閱卷員評分。若兩位閱卷員給予考生的分數差異極大,考評局將進行三評,即邀請多一位閱卷員評分,並以分數較接近的兩者作為最終分數。若三評仍未能評出接近分數,考評局會交由試卷主任評分,作出最後決定。
李王鍏說,通識科閱卷員會在改卷前召開會議,以便改卷時作出較統一的標準。考評局指,不會因政治議題等,影響學生的成績。她說:「專業嘅判斷一定係主觀,好似跳水、花式溜冰、體操等,客觀唔一定好;通識嘅議題唔係非黑即白。」
對於早前有線電視邀請作家陶傑回答通識教育科試卷,結果三位通識科老師在他其中一條題目,兩位都給他0分,不過,根據局方的模擬試卷,有考生答案與陶傑幾乎一樣,卻獲得近乎滿分的標準。考評局昨日未有正面回答有關差異,李王鍏說因目前許多老師尚未有操作經驗,只屬試做版,有關科目於9月才開始任教,屆時考評局打算於9月再安排「雞精班」教導老師如何教通識及給分等。
陶傑昨質疑考評局答覆牽強,「幾主觀都好,都唔會一個0分,一個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