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季仍蝕335億 個半月內收復失地外滙基金虧轉盈

上季仍蝕335億 個半月內收復失地
外滙基金虧轉盈

【本報訊】全球經濟衰退首季明顯加劇,外滙基金投資收益,在股、債、滙三方面均呈不利因素影響下,今年首季再錄得335億元投資虧損。為01年以來,最大的首季虧損。不過踏入第二季,各地金融市場明顯反彈,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昨出席立法會會議時表示,截至本月中,投資收益已經扭虧為盈。
記者:劉美儀

任志剛表示:「第一季的投資虧損已全部賺回來」,惟鑑於市況仍然非常波動,全年表現能否維持盈利難作預測。

庫房首季收91億

依照固定收費安排,首季度外滙基金支付財政儲備款額為91億元。他指在收費安排下,無論外滙基金投資賺蝕,均不會影響庫房獲取的費用,最終應與財政司司長預算案釐訂的水平差異不大。
根據今年度預算案,外滙基金投資收益回報率估計為6.8%,依此計算,2009至2010年,財政儲備應從外滙基金收取合共314.38億元,08至09年度庫房收取外滙基金464億元。

每天盈虧近百億

外滙基金繼去年度錄得虧損達749億元後,今年首季再「見紅」335億元,虧損重災區來自其他股票,期內蝕167億元,外滙、港股及債券,則依次虧損97億、42億及29億元,因投資收益損手加上要支付財政儲備款項,首季度外滙基金累計盈餘因而減少434億元至4371.43億元。
任志剛說,各地股市在首季度仍持續大幅下滑,市場擔心量化寬鬆政策會引發通脹上升,令長債孳息率上升,債價下跌。外滙方面,亦因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滙價突然轉強,引致外滙賬面虧損,但截至本月中,外滙基金已全部賺回虧損部份。外滙基金總資產規模超過1.5萬億元,他說每天盈虧接近百億元,外界解讀短期數字波動應有心理準備。

任總:全球不會太快復蘇

因資金持續流入,由去年9月中起至4月底,金管局共購入逾400億美元,令本港外滙儲備總量上升近2000億美元,因買入的美元資產有回報,而創造的港元負債大部份不用付息,故會對外滙基金帶來盈利。被問及熱錢流入觸發當局購入的美元資產,均屬高流通性資產,形同持有現金,會否拖低外滙基金投資回報率,他說即使有影響亦僅屬暫時性,當資金流向逆轉時,外滙儲備量便會還原下跌。
議員梁君彥查詢,環球經濟何時見底復蘇,任志剛表示,經濟衰退雖有放緩迹象,但「個人覺得復蘇不會太快」,目前歐美的經濟仍未能正常運作,基礎經濟依然存在憂慮,不會很快反彈,一段時間內,外界要適應在經濟「冇咁活躍」的環境下運作。

外滙基金投資收入(億元)

-06年-
香港股票收益/(虧損)^@:359
其他股票收益/(虧損)^:187
外滙收益/(虧損):173
來自債券的回報#:319
投資收入/(虧損)@:1038

-07年-
香港股票收益/(虧損)^@:558
其他股票收益/(虧損)^:67
外滙收益/(虧損):187
來自債券的回報#:610
投資收入/(虧損)@:1422

-08年-
香港股票收益/(虧損)^@:(779)
其他股票收益/(虧損)^:(731)
外滙收益/(虧損):(124)
來自債券的回報#:884
投資收入/(虧損)@:(750)

-09年首季-
香港股票收益/(虧損)^@:(42)
其他股票收益/(虧損)^:(167)
外滙收益/(虧損):(97)
來自債券的回報#:(29)
投資收入/(虧損)@:(335)*

註:*未經審計數字;^包括股息;#包括利息;
@不包括策略性資產組合的估值變動
資料來源: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