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持續流入,將本港銀行體系結餘推高至逾2500億元水平,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表示,從市場訊息了解,近期流入的資金與股票錢有關,屬短炒抑或長線投資則無法界定。他同意資金流入,對本港資產價格造成上升壓力,亦可能令金融資產價格出現「扭曲」現象,與基本經濟因素脫節,為金融系統穩定帶來負面影響,但他不願揣測資金流入情況何時逆轉。
近期資金流向股市
恒生指數從3月低位至今,累計升幅已超過五成,議員梁君彥向任志剛查詢,股市升幅是否已出現泡沫迹象,銀行調減儲蓄息率,會否變相「迫」散戶將資金投向高風險資產?
任志剛未有正面回應有否存在泡沫,只表示資產價格上升是反映市場供求力量,在全球央行大量創造貨幣,銀行「水浸」情況下,流動性高的金融資產,短期內可能出現供求及價格,與經濟因素脫節的現象。他呼籲各界要留意市況隨時逆轉,價格或會大波動,最重要是投資者要做好風險管理。在奉行固定滙率的金融體系,他指其一特色是利率波動及資金進出量幅度可以很大。
不認為銀行合謀減息
滙豐銀行前日將存款息率突然調低至0.001厘,現時暫未有銀行回應。對於滙豐減存款息卻維持最優惠利率(P)不變,議員湯家驊質疑,會否對存戶不公及引發同行「合謀」跟隨,令市場重返利率協議年代?
任志剛強調,不認為銀行存在聯手協商減息的情況,各銀行息率取向均是自行決定,鑑於拆息水平已極低,銀行之間在存款利率的區別,空間已越縮越小,雖然業界是次未有調低P,但現時仍以P為計算基礎的貸款,主要為按揭業務,市場的實質按揭息率亦已不時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