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0月,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承認北京政權是中國唯一代表。作為聯合國創始會員的中華民國,在「漢賊不兩立」的憤慨中宣佈退出聯合國,自此與聯合國絕緣38年,直到台灣衞生署長葉金川近日出席世界衞生大會,才出現兩岸官員在聯合國會場握手的場面。
38年前最後一個在聯合國大會發言的台灣官員是時任外交部長周書楷。他在游說各國支持台北時曾痛斥北京:「中共政府在國際社會中,根本不能、不配代表中國人民。」在聯合國最終以四票之差通過2758號決議後,蔣介石抱着「漢賊不兩立」的心態,讓周書楷在聯合國宣佈:「中華民國決定,從此不參與聯合國事務,也不在聯合國中扮演任何角色。」
統獨仍是繞不過去的坎
台灣自1993年開始申請重返聯合國,年復一年,友邦的提案連聯大總務委員會大會一關也過不了,無法提交聯大表決。1997年,台灣也開始申請成為世界衞生大會觀察員,但提案不是未能納入議程,就是被否決。台灣擴展國際空間的努力,在北京的強力封殺下,屢戰屢敗。
如今,台灣以「中華台北」名稱重返聯合國體系,與前副總統連戰獲准出席APEC(亞太經合組織)峯會一樣,是北京向台北釋出的善意,是兩岸在國際社會同時生存的一種嘗試。但對台海兩岸來說,統獨問題仍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鄧小平的一國兩制構想不為台灣人接納,連戰擔任國民黨主席時提出的兩岸邦聯制,也不為北京接納。以現時兩岸領導人的智慧、魄力,恐難找到新的解決方案。
馬英九說,兩岸關係的未來應交給後代子孫決定,而不是在這一代作決定。他又說,如果他2012年連任總統,不排除觸及政治議題。馬英九既要安撫台灣綠營人士,又要安撫北京,只能做些貌似高深的表態,但北京在經貿、外交領域送出一個又一個大禮後,又會容忍馬英九逃避幾年呢?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