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5月21日,北京戒嚴第二天,中共中央及國務院要求各省市自治區首腦即日表態支持李鵬講話。解放軍裝甲部隊五十多輛坦克開抵距離市中心五十多公里的通縣,向天安門進發。另有14輛運兵車抵達距離天安門14公里的安定門,但遭群眾阻攔,暫時退回京昌公路。這時,天安門廣場內外依然聚集了百萬群眾,不理戒嚴禁令。
《文匯報》開天窗:痛心疾首
在香港,親共報章《文匯報》社論開天窗,只書「痛心疾首」四字。這一天,超過一百萬人走上街頭,聲援北京學生的民主運動,參加人數創造了歷史。遊行隊伍在中環立法局大樓附近集合,人群塞滿皇后像廣場及遮打花園。遊行大軍下午2時出發,浩浩蕩蕩走到北角,再折返跑馬地,在馬場舉行集會,歷時長達八小時。簡稱「支聯會」的全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就是在馬場上宣佈成立。
集會上,立法局議員李柱銘及司徒華、港區人大代表鄭耀棠及演藝界代表岑建勳先後發言,強烈反對武力鎮壓北京學生,反對新聞封鎖,並讚揚北京學生為國家前途和民主作出貢獻。演藝界的梅艷芳及劉德華等帶領群眾唱出《龍的傳人》及《我是中國人》,氣氛激昂。
他們曾這樣說
「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香港百萬人支援中國民主大遊行,有人舉起這條標語。
悼念六四亡魂
王爭勝 20多歲
北京市華北物資站職工
89年6月6日夜,與另一遇難者安基等在南禮士路路口被戒嚴部隊掃射,王爭勝與安基身亡,其兄王爭強被射傷。
八九民運人和事
戒嚴部隊 20萬人組成
中共當局從未公開過參加戒嚴部隊的組成情況,但據官方事後公開出版的書籍《戒嚴一日》、官方媒體,以及海外媒體披露,戒嚴部隊至少包括陸軍屠城主力38軍和27軍,12軍、20軍、26軍、63軍、69軍,以及第15空降軍、北京軍區炮兵第14師、北京衞戍區警備部隊、武警北京市總隊、天津警備區坦克師等,總計約2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