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針:精明過頭,特首也成蟲 - 孔捷生

探針:精明過頭,特首也成蟲 - 孔捷生

曾蔭權和成龍一樣,都是看錯了黃曆。成龍拍馬屁拍到馬腳,只緣當下北京要立「政治文明」牌坊,不喜歡人家說大陸沒有自由。與此同理,六四過去這二十年間,當局說辭幾經變易,由「暴亂」而「風波」,由「風波」而「事件」,最後大家免開尊口,不提也罷。
六四忌日臨近,大陸高度戒備,從傳媒、網絡到境外電視、電台都嚴加監控。但百密一疏,趙紫陽的錄音帶外洩成書,當局也只好「啞忍」,這個時候講多錯多,不如掩耳閉目封口,裝作這事根本沒有發生。
偏偏香港不是大陸,曾蔭權沒有裝聾作啞的權力,被吳靄儀逼問,曾特首便本能地祭出「三個代表」,去代表「整體」和「一般」香港人。那些很不一般的到底是些甚麼人?是歲歲在維園舉起六四燭光的紀念者?是民意調查中超過六成認為武力鎮壓民運有錯的市民?抑或是二十年前在「民主歌聲獻中華」獻唱,而後慢慢想明白「中國人是需要被管的」,民主歌聲原來不能獻給中華的那個成龍,他才真正代表香港人「整體」?
曾蔭權不謂不精明,他深知中央「一步也不能退」的底線二十年來沒有絲毫變化。但他忽略了本朝的公關姿態已經滄海桑田。李鵬稱六四鎮壓只因「沒有橡皮子彈」和「水壓不夠」,這是最愚蠢的說法。江澤民聰明得多,只堅稱「中央決定」,當美國名記者華萊士提問時,江氏未雨綢繆,早就授意隨員越俎代庖,推諉這是江主席就任以前的事。溫家寶任總理首次出訪也未諳公關技巧,被問及六四,他的說辭和今日曾蔭權大同小異,謂國家穩定令經濟發展,「歷史證明是正確決定」。這樣的造句無論如何也不能為政府形象加分,故而去年溫總訪美,CNN專訪舊話重提。溫已諱言「正確」二字,而繞一個大圈子去談未來中國民主化前景,哪怕是海市蜃樓,也比曾蔭權的「代表說」好聽多了。至於胡錦濤則從未接受過海外專訪,將來倘有機緣,聽聽他的六四陳詞又當聊備一格。
總而言之,六四宛如政府挖下的大坑,官場人人避之則吉。曾特首再精明,卻只諳「當奴」之道,畢竟沒有受過黨文化浸淫,實不如大陸黨官對風向揣摩之精細。日前粵省副省長萬慶良拒接泛民議員陳偉業追究六四屠殺責任的話柄,正是由上而下公關姿態的細微變化。四年前粵省委書記張德江對泛民議員一聲斷喝:「話不投機半句多!」座中還有幾個很不「一般」的香港人拍爛手掌。自稱當時忙於記筆記來不及鼓掌的曾鈺成,事後更去形容掌聲是何等響亮。而今大陸政壇禁言此事,勃然怒喝聽不到了,曾鈺成也不必為錯失鼓掌而懊惱,反是曾蔭權掉進了六四大坑。他在坑裏「成蟲」還是「捉蟲」?他如何爬上來?范太不幫他,葉劉落井下石,看來還得靠曾鈺成拉他一把了。

孔捷生
逢周一、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