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toFace:眼睛.相.旅行

FacetoFace:眼睛.相.旅行

鄭瑩瑩夢想帶相機旅行,向大家分享相片,有航空公司贊助她到英國及希臘兩個星期,回來開了個小型攝影展,夢想算成真了;紀曉華十多年前已投稿《成報》,被冠旅行家美譽,到後來又變成美食家,上電視評餸品酒。一先一後無分前後,旅行改變兩人生命,眼睛看到了,相片拍到了,但絕不能賴以維生,因為當全職旅行作家,賺不了多少錢。

記者:梁佩芬
攝影:梁細權

鄭瑩瑩(Mandy)

新加坡華人,到港任StarTV宣傳片導演,後參加英國航空主辦的攝影比賽得獎,獲贊助往歐洲旅行,回港舉辦「TheNetworkinFocus」攝影展,拍賣相片為UNICEF籌款。

Mandy足印

■忘了地點,在火車上對面座位熟睡的女人。

■俄羅斯人,Cool兼惡樣,其實好好人。

■希臘Santorini,所有建築也是藍與白。

■旺角地鐵站,角上有角。

■俄羅斯地鐵站裏的伯伯,正在弄狗。

展覽相片

■巴塞隆那跳舞女郎,朋友說似畫多過似照片。

■柬埔寨,僧侶也入世,用數碼機拍攝,你拍他,他舉機回敬你。

■希臘Santorini,島小人親切。

■雅典古城前賣A貨的黑人幫。

■日本不只得Shopping,也是個佛教國家。

紀曉華(Walter)

土生土長旅行作家、食評家和設計家,最近為TVB8主持《是‧不是米其林》,十多年前開始寫旅遊文章,足迹遍及五大洲,正計劃今年底前往南極。

紀:紀曉華
鄭:鄭瑩瑩
記:記者

最愛拍笑臉

周潤發說過:「不喜歡數碼機,因為太方便,方便到令眼睛好忙,太多東西想拍,拿住相機心會發茅。」他有他道理,但帶菲林機旅行,不能立即看,心囉囉攣,只怪數碼機太方便,手指按快門比物件經眼球輸入腦袋的速度還要快,方便到有時只顧拍照,而忽略了身邊人和事。

鄭:我去旅行,純因為要影相。我從新加坡來港工作,有種離鄉別井的感覺,一到周末,我都會去影相,可惜活在香港這個城市,最多只是拍風景、建築、花草,很難有空間拍攝一個人。

記:是否大家都有戒心,不讓你拍照?

鄭:可能吧。我去越南,當地空間大了,自己胸襟也大了,覺得當地人好友善,很想把他們的一舉一動拍攝下來,就算去到完全溝通不通的俄羅斯,男男女女都大大隻,很像黑社會,但他們反而會問我想不想拍照,還奉送Pose,好有趣。我總算利用了相機跟他們來了一次另類溝通,總之,你不是偷拍,只要彼此輕輕有一個眼神接觸,好多外國人,都會友善地回報一個微笑。

紀:我有時都會不自覺地拍拍拍,初初也不知自己最愛拍攝甚麼,總之就風景人物都拍。直至四年前在地鐵站辦攝影展覽,姪女幫我選擇相片時告訴我:「你的相,很多人都在笑。」那刻才發覺自己最愛拍笑臉,就如其中一張相片,相中人正在切魚,見我拿相機走近,他突然笑一笑,然後繼續斬魚,完全不矯揉造作,有攝影大師會計較光線角度,但我愛隨心所欲。

記:我去旅行,最愛寄一張明信片給自己,你們有沒有這類習慣?

紀:阿媽搬屋時,問我怎樣處理那些從外國買回來的公仔,才知自己一直以來買了很多公仔。

鄭:之前去俄羅斯,我不停地買紀念品,被朋友罵,所以今次去倫敦很克制,只走入一間古董店放肆。那古董店,百多二百年歷史的銀器放滿一地,有紀念價值又實用,可惜只買了兩對刀叉,很後悔。

■紀曉華是美食家,大家一坐下來就有得食,給我們的早餐是水煮蛋。

旅遊的意義

開得成個人攝影展「TheNetworkinFocus」,鄭瑩瑩算暫時完成了一半心願。現在她蠢蠢欲動,欲投稿報刊正正式式當一名旅遊作家,近水樓臺請教紀曉華,可惜對方未道竅門,先來一盆冷水:「做旅遊作家,賺不了錢。」

紀:報章旅遊版,只是種提供資訊的媒體,情形如看電視劇,要的是一個話題,有話題了,大家就好像不用去旅行了。情形又如大家好像已光顧過四季酒店龍景軒,但實情是未親身品嚐過,單看報紙,知道它是三星米芝蓮,大家就講到似層層。報章旅遊版單單提供資訊,並不是旅遊的意義。

鄭:我真的想過投稿,可是一看到報紙的旅遊版,篇幅小小教人去這去那,一版紙竟可以介紹五至六間餐廳,怕了,我怕應付不來。今次有十四日時間去兩個國家,如果我真的當上旅遊記者,我一定搜尋不了這麼多資訊。我去旅行不要行程太急,我要好好留在一個地方,慢慢欣賞。

紀:我研究過,如果沒有贊助,要我一年去那麼多次旅行,至少要花一百萬,因為要Enjoy一個Lifestyle,三星級酒店要住,五星級又要住,倒不如住間好的,五星,衰極有限,至少可以寫稿可以拍照作介紹。

鄭:我今次旅程,往倫敦住朋友家,去雅典則找贊助。酒店老闆好好人,因為廿年前他也是個旅遊攝影師,他覺得我是同類人,所以只通了一兩個電郵,他便答應了我的要求,好Trusting,最後做了朋友,交流拍攝心得。

紀:旅行是一個Discovery,最重要是過程中怎去看每一件事。Mandy,我跟你說,做旅遊作家賺不了大錢,大家初初都想有一個空間分享自己拍攝的照片和旅行經驗,做到了又如何?我現在要撥三分一時間做室內設計,就算有人請我當全職記者都死,吃飯都要錢嘛。

■銀器是倫敦之行的戰利品,十四天之旅的登機證,鄭瑩瑩也保留下來作紀念。

在另一個地方生活

有人說,男和女旅行,看的東西大不同。紀曉華覺得隨時間轉變,理論每次旅行都有新鮮事,怕只怕悶,怕看到重複的東西。

紀:人去到另一個國家,其實也是在生活,在外國生活,基本上與在香港生話分別不大。很難說現在想在旅途看到甚麼了,我做時裝出身,總會留意人家衣着。到了今天,紋身已經很普遍,但去年我到墨爾本,見到有人由腳紋到上頸,一身紋身美得如穿了一件衫,也很有趣。

鄭:我則喜歡學語言,以前去越南和俄羅斯,都會死背地鐵站和街道名,這經驗好有趣。當然,我都有狼狽時,有次在俄羅斯地鐵站要退票,竟然靠一個不懂英語的貴婦幫我,初初她也不知我說甚麼,幸好她堅持繼續幫忙,弄了半小時才成功。所以現在我去旅行,不只是看風景買東西,還會欣賞各地的人情味。

紀:還有呀,不同時間去相同的地方,也會有不同的感受。廿多年前入巴黎的Club,守門口的不會看你有沒有門票,卻要看你穿得型格與否;現在Style不同了,要簡約,太隆重反而被人眼望望。再例如,十多年前,我帶老婆去倫敦的GayClub,她驚訝男與男和男與女的親熱方式竟一模一樣,隨時間轉變,今天再去,感覺也不同了。

鄭:身份不同,當地人對你也不同。在柬埔寨,小孩子一見有旅行團經過,就立刻走到面前乞錢或囉嗦你買紀念品。我呢?他們看穿我是自由行又不想買東西,竟然不上前纏繞,我第一次見到他們在我面前玩耍,好有趣。還有在雅典,下着大雨,有個阿婆無雨傘,我的朋友四出找人幫忙,突然有個交通警走過來,想買把傘給阿婆,阿婆不好意思,最後竟然是賣傘小販主動送阿婆一把傘,估不到,一場雨遇到三個好人;但我問自己,如果我們外國遊客沒主動幫阿婆,交通警會否幫阿婆呢?

紀:女仔的思想總是細膩一些,換着我就沒有這疑問。

■Mandy說到在希臘遇到個好人酒店老闆,Walter第一時間問酒店名,方便自己跟進。

後記:

紀曉華最愛獨自去旅行,鄭瑩瑩一聽好驚:「我不能,我是路癡,試過找了一小時也找不到要去的地方,最後要由當地人帶我去,最後發覺,那地方只不過離酒店五分鐘路程,我想你沒這麻煩吧!」一聽,我更驚,連忙低下頭,扮作抄寫筆記,更驚到連下一個問題也忘了問,因為我也是路癡一名。

鄭瑩瑩個人作品展TheNetworkinFocus

日期:5月22日
時間:5:00pm-9:00pm
地點:香港法院道一號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大樓一樓
查詢:21648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