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滙債:息差不再大勢難來 - 羅家聰

暢談滙債:息差不再大勢難來 - 羅家聰

今次談談在下最不懂看的貨幣──日圓。這隻貨幣很多人看錯。記得個多月前套息交易轉旺、當美元兌日圓衝上100時,不少資深滙評人還指目標110或以上。結果?
日圓之所以特別,是因其息口特低,遂成為套息貨幣。打從1994、1995年起,日息一直被其餘主要貨幣遠遠拋離;但自去年底、今年初起,一眾主要貨幣與日圓的息差卻殊途同歸,齊齊鬥低。目前日息已非特低,日圓當然不再有另類走勢。以套息暢旺推論日圓重返110、120甚至130,就是以錯誤立論作錯誤推論,結果自然是得錯誤結論。
往年息差顯著,日圓有另類走勢,而全球游資氾濫則將之推向極點。上周拙文已指,近年氾濫的游資四出流竄,幾乎所有具回報的資產都有受惠。有甚麼資產是不具回報?沒有息派的美元、日圓是也。於是,「短無息、長有息」的做法大行其道。

日圓仍無方向

另外,此等借貸行為通常以倍數槓桿,加上五花八門的衍生工具,本已過剩的游資便倍數過剩了。有人以為跌市以後錢還在,但當信貸一停、衍生失靈,本來的乘數效應即變除數效應。既然銀行信貸、衍生工具等槓桿在可見將來不會做大,沽空日圓的力量亦相應削弱。
除了上述兩個因素外,日圓為亞洲貨幣亦可能是弱不起來的原因之一。眾所周知,歐美經濟始終繫於消費(demand),而亞洲經濟則依賴生產(supply)。是故強幣有利歐美,弱幣則有利亞洲。君不見人民幣由80年代初的1.5起一路貶值,大陸經濟一路向好;相反日圓由70年代初的360起一路升值,日本經濟卻一路轉壞?
順口一句,人民幣自2005年中升值之後,大陸經濟便於2007年中見頂;人民幣自去年中起停止升值,未知增長會否於明年中止跌?總之,要是看淡日圓,邏輯一致的看法是要看好日本經濟!
基於日本經濟並不樂觀,兼沒槓桿或息差動力推弱日圓,愚見以為日圓在可見將來仍無方向(見圖)。
羅家聰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