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是陳德霖接手金管局的王位,不如說是曾蔭權接管這個獨立王國。陳德霖是特首的親信,一旦出掌金管局,難免令人擔心,這家「香港央行」往後能否獨立運作。有學者指出,央行獨立於政府內閣是世界大勢所趨,以免貨幣及利率政策遭受政治干預。
一向以來,雖然金管局名義上隸屬財政司,但為了讓金管局在處理聯滙等財金事務時保持客觀抽離,金管局運作一直保持高度獨立。回歸以後,政府已有逐步削減金管局權力的行動。梁錦松出任財政司司長時,便與任志剛簽署備忘錄,訂明金管局需要向財政司司長滙報的事項。
假如特首辦主任陳德霖真的出任金管局總裁,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湯家驊擔心,金管局將會成為政府一部份,並引起國際投資者懷疑,金管局能否繼續監察銀行,獨立掌管香港人的錢罌,不受中央政府的操控?另一名議員劉慧卿則提出,政府應趁此機會理順機制,立法規管金管局,確保金管局不能任意揮霍之餘,也能在董事會監察下獨立運作。
「央行」不能受政治干預
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陳家洛說,金管局角色有如中央銀行,央行獨立於政府內閣,已是世界大勢所趨;97年英國財相白高敦上任時,即宣佈英倫銀行獨立,贏得國內外掌聲。陳家洛解釋,央行必須不受政治干預,才能發揮專業判斷,處理貨幣及利率政策。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