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滙控(005)及東亞(023)旗下內地子銀行,率先獲內地監管機構批准,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成首批在港發人民幣債券的外資銀行,反映內地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意欲。 記者:李培瑛
滙控環球銀行及資本巿場主管歐智華昨表示,希望盡快落實發債,估計滙豐發債規模與過往內地銀行在港發債額度相若。過往發債規模一般為20億至30億元人民幣。滙控執行董事兼滙豐亞太區行政總裁霍嘉治相信,巿場對人民幣債券會有需求,至於實際息率要視乎巿況,集資後會用於中國業務,作資本金或貸款等。
受消息刺激,滙控及東亞股價昨急升,分別收68.35元及24.55元,各升6.3%及5.59%。
滙豐:集資用作拓內地
滙豐銀行執行董事王冬勝預期,最快一至兩個月後,可發行首批人民幣債券,初期發行額料逾10億元人民幣,年期為兩年。他續稱,內地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規模雖設上限,要求不可超出目前本港人民幣存款總額,但隨着本港稍後實施人民幣貿易結算,本港人民幣存款肯定上升,料日後金融機構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數目會更多。截至3月底止,本港人民幣存款531億元人民幣。
滙豐銀行旗下滙豐(中國)行政總裁翁富澤(RichardYorke)回應外電查詢時稱,過往中資銀行在港發售逾220億元人民幣債券,該行發行人民幣債券,將有助正尋求融資的外資銀行,建立一個代表性定價基準。渣打銀行(香港)經濟師劉健恒表示,本港在人民幣貿易結算上扮演重要角色,現時內地監管機構准許外資銀行的子銀行在港發人民幣債,有助增加本港人民幣流動性。
東亞:開始準備發債工作
滙豐有望成為首批在上海掛牌的外資企業,行政總裁紀勤表示,集團在上海有歷史淵源,到內地掛牌是正確做法,亦對所有股東有利,一切視乎內地監管機構批准進度。
東亞副行政總裁李民斌昨出席一論壇時表示,對於旗下內地子銀行收到人民銀行批准,在本港發行人民幣債券感到高興。他指,現正開始準備工作,暫未知實際發行日期,至於面額將按市場情況而定。
難吸存款
東亞:難敵內銀
積極發展內地市場的東亞銀行(023),除內地子公司成首批獲准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銀行,東亞副行政總裁李民斌昨指,上月內地有短期貼現票據,轉為長期貸款情況,反映對東亞內地業務前景有利。
他又稱,東亞在內地貸款佔該行整體貸款39%,內地資產佔環球資產32%。東亞在內地雖不斷擴展,但李民斌指,外資行在內地發展仍存問題,主要因分行網絡不及內地銀行,令外資行難在內地吸納存款。他指,內地四大銀行現時每家有逾1萬間分行,外資行每家則不足100間,若要追上四大內地銀行規模,或需100年。此外,內地銀行資金成本較外資行低,亦是外資行難與內銀競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