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步「借力」 - 李碧華

退一步「借力」 - 李碧華

據說,龍虎寺中的學僧,在寺前圍牆上畫一幅龍爭虎鬥的像。畫中龍在雲端盤旋將下,虎踞山頭作勢欲撲。他們修改多次,仍覺有點兒不對勁。適巧方丈從外面回來,學僧忙請他評監指點。
方丈道:「龍虎外形畫得不錯,但你們根本不曉得特性,所以動態不足。」
原來龍在攻擊前,頭須向後退縮;虎要上撲時,頭必向下壓低。龍頸向後的曲度愈大,虎頭愈貼近地面,就能衝得更快,跳得更高,去得更遠。
這就是「借力」。
上述故事我雖有點疑惑,例如「龍虎寺」,又如「龍爭虎鬥圖」,這些都與四大皆空出家人不大配合─不過真理卻值得深思。
別說龍虎,即使小貓小狗,蓄勢待發都是先弓身後退一步的。田徑賽事,健兒亦借力爆發,不可能一下子往前衝。舞台上花旦「蘭花指」,先繞後一圈才以腕花指向前方,中間有段迂迴收斂過程。一伸便指着你、你、你,只有中央領導人或高幹或大部份老百姓,才有此慣性動作──「手指指」。
參禪修道當然明白,退一步是為更快更高更遠作好準備,此乃謙卑、反省、儲蓄。
男女之間最動人心弦,仍是半推半就,欲拒還迎,以退為進……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