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法斯來港搶標普生意

科法斯來港搶標普生意

【本報訊】金融海嘯引發其中一項極大爭議,是信貸評級機構於當中扮演的角色,而國際信貸評級市場一直由三家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穆迪及惠譽所壟斷。國際信用保險及管理服務機構科法斯昨日宣佈,率先於香港拓展企業信貸評級業務,增加市場競爭;行政總裁凱杰認為亞洲區可以有8至10家評級機構,這樣對企業的風險評估有更好認識。
現有評級公司一年服務費約8萬美元,凱杰指該公司推出的新業務只需十分一收費便可,因為公司現有的信用保險業務,已對部份企業財務狀況有一定掌握。

全球拖欠貨款飆逾倍

此外估計公司約有一成收入來自信貸評級,其餘仍是以信用保險為主,而兩項服務的客戶對象利益是互相制衡,若科法斯對企業評級及拖欠貨款情況評估有誤,該行需向受保客戶作出高於評級收費100-1000倍的賠償;他認為該公司會更獨立及負責任。
科法斯同時宣佈,正與中國平安財產保險商討在中國及香港建立信用管理服務平台,該平台的服務包括為客戶提供企業資訊、信用評分、應收賬款管理及追收。
而科法斯最新統計顯示,全球拖欠貨款個案指數於去年10月至今年3月按年激增104%,顯示全球拖欠貨款情況,在金融海嘯後急劇惡化。凱杰表示企業指去年第4季起定單大幅減少,由於信貸危機,企業付款的表現亦急劇轉差。07年全球每月平均賠償額為6100萬歐元,自去年12月開始,每月平均賠償額大增至2億歐元。他預期今年第二季開始,拖欠貨款的情況會稍為放緩,因據歷史經驗,信貸危機一般不會持續逾兩年,他料拖欠貨款的情況會逐步改善,全球經濟或會於未來數星期見底。

信用轉弱
穆迪降太古評級展望

評級機構穆迪昨日把太古(019)的A3發行人評級展望,由正面降為穩定,反映太古的信用指標可能於未來兩年轉弱,原因包括太古經營的各行業市場環境疲弱,資本開支龐大,內地房地產項目暫時未有貢獻。太古昨收報70.65元,升1.2%。
穆迪對太古進行評估時,已考慮到旗下國泰航空(293)未能提供股息的情況。穆迪認為,國泰的財務狀況仍然健全,可獨立運作,毋須太古給予任何直接的財務支持,否則太古的評級將會受壓。
穆迪同時將太古旗下SwirePacificMTNFinancingLimited的A3高級無抵押債券評級,以及SwirePacificCapitalLtd的Baa1次級債券評級的展望,由正面轉為穩定。
穆迪上一次對太古採取評級行動是07年底,當時該公司的A3評級展望由穩定升至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