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事前張揚的任總離任消息,昨日終於由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正式宣佈。政府公佈,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今年10月1日離任。特首曾蔭權隨即發表聲明,讚揚任總是他多年「親密戰友」。盛傳與曾蔭權不和而被逼「執包袱」離開掌管16年金管局王國的任志剛回應時,沒點名多謝曾蔭權或曾俊華,只表示高興能在歷任財政司司長及各界支持下,維持和發展香港的金融制度。記者:陳健文、陳沛敏、蔡元貴
政府昨午約4時半公佈任志剛離任,沒交代原因。在聲明中稱呼任總為「Joseph」的曾俊華讚揚62歲的任志剛建樹良多,過去十多年為歷任財政司司長提出不少真知灼見,在金融市場經歷多次挑戰、風高浪急的時刻,處理金融危機扮演關鍵角色。
但曾俊華強調,香港金融體制穩健,任總離任不影響本港金融政策、金管局運作及香港金融系統的穩定。至於為何昨日公佈消息,曾俊華會見記者時只解釋:「這是適當時間。」
曾蔭權隨後發表聲明,形容任總是他「多年來的親密戰友」,98年與特區政府緊密合作克服亞洲金融風暴;目前的金融海嘯下,香港銀行體系也維持穩健。他又祝願任總離任後,能在其他位置繼續為香港和國家服務。
任志剛在回應聲明中說:「我很榮幸由1993年開始,以金融管理專員的身份,為香港市民服務。過去16年,香港經歷了相當大的轉變,成功應對了連串的金融危機及挑戰。」他又讚揚金管局的員工專業勤奮,相信該局為市民福祉將繼續全力應對未來的挑戰。
傍晚任志剛步出國金二期時再向在場守候的大批記者表示:「感激喺困難時期,市民亦冇自亂陣腳,要成為金融中心信心係好重要。」他多謝任職金管局期間曾跟他合作的五位財政司及財政司司長,惟沒有特別點出曾蔭權及曾俊華的名字,只表示每位司長都給他很好的指導。
一直面帶笑容的任志剛以廣東話致謝後,再以英文重複一遍,之後拋下一句"Iwishyouallgoodluckforthefuture."隨即坐上其「AM78」座駕離去。
雷曼事件成導火線
雖然曾蔭權及曾俊華高度讚揚任總,但不少政商界中人認為,任總離任的原因是與曾蔭權及曾俊華不咬弦。有立法會議員稱,任總願意多做一、兩年,待金融海嘯穩定下來才退下火線,若非曾蔭權要他退休,他不會這時離開。
另一商界人士說,任志剛名義上向財政司司長負責,但由於他在本港政商界、以至內地官場及國際金融圈都德高望重,任向來自視甚高,甚至連當年與他一起「打大鱷」的曾蔭權,他也「唔畀面」。爆出雷曼迷債事件後,曾蔭權和曾俊華高調要求銀行交出回購方案,並要求金管局調查違規銀行,但任遲遲未行動;曾俊華去年推出十成存款保障,以求穩住銀行體系,任其後卻撰文質疑十成存保會引發銀行道德風險。這些均被視為任曾對着幹的事例。
有議員說,曾蔭權常把當年打大鱷視作本身功勞,但任總認為真正旗手是他和當時的財經事務局局長許仕仁;曾蔭權又把向中央爭取擴大人民幣業務作為其重要政績,任卻常北上商討人民幣業務安排,也被視為搶了特首功勞。
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湯家驊認為,金融海嘯未過,特首這時更換金管局總裁,肯定有政治原因;若非曾蔭權要任志剛走,任不會這時離開。他擔心若任總因政治理由離任,會影響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盛傳出人行顧問
政府消息人士則解釋,昨日公佈任總離任,是方便他稍後與繼任人交接,以及任總本身新職的考慮。金融界盛傳,任總離任後將出任人民銀行顧問。
去年10月,曾蔭權在施政報告記者會被問及任志剛的去留時,稱讚任志剛「勞苦功高」,卻指對方年過60歲,任何職位也有年期,應該「將自己交棒至下一手」。至去年底任總出席金管局周年晚宴時,向台下逾400名下屬公開表明:「除非有奇蹟……如無意外,會9月離開。」
任志剛小檔案
《家庭》
育有一子一女,98年與妻子方少珍分居,及後離婚,00年與助理葉小慧結婚
《簡歷》
1960-1967年:就讀聖類斯中學及聖保羅書院
1970年:香港大學統計系畢業,取得一級榮譽學位
1971年:加入政府人口統計處任統計主任
1976年:調任政府經濟科為經濟主任
1982年:任首席助理金融司,83年協助推行香港聯繫滙率制度
1985年:出任副金融司
1991年:獲委任為外滙基金管理局局長
1993年4月:由外滙基金管理局及銀行業監理處合併的金融管理局成立,並擔任總裁
昨日:政府宣佈任志剛於10月1日離任金管局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