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統馬英九在就職一周年記者會上表示,自己是正版的馬英九,不是山寨版的蔣經國。若以台港兩地領導人的施政作比較,如果說馬英九是正版的總統,那麼曾蔭權只能算是山寨版的行政長官。雖然兩人抗擊金融海嘯的主要對策都是依賴大陸打救,在官員減薪等問題上一樣猶豫不決,但馬英九畢竟受到在野民進黨的制衡,開放兩岸關係時在政治上仍有所堅持,而自號政治家的曾蔭權實在毫無政治理念可言。
做對做錯沒做各一事
馬英九就任總統的這一年,全球經濟都受到金融海嘯冲擊,他競選時的「六三三」(經濟年增長6%、人均所得3萬美元、失業率降到3%以下)承諾跳票,並不奇怪。為抗擊金融海嘯,馬英九政府做對了一件事,做錯了一件事,沒做一件事。做對的是實現兩岸大三通,兩岸關係回暖,大陸遊客蜂擁入台,複製了沙士事件後大陸客自由行救港的經濟模式,也令馬英九民望由谷底回升。做錯的是向每位居民發放3,600元新台幣消費券,熱鬧是熱鬧,但政府靠發債派錢,只是飲鴆止渴,豈是長遠之策?沒做的是官員減薪,連立法院長王金平說可減薪兩成也沒用。而新加坡官員已減薪12%至19%,南韓高官也回繳一成年薪,用以資助弱勢社群。
相比之下,曾蔭權是做的錯了一半,沒做的對了一半。靠大陸經濟發展帶動香港,是大勢所趨,但香港沒能像台灣那樣,有規劃、有步驟地發展兩地關係,等如將經濟政策交由北京拍板,這是港府的錯。在回應民意訴求方面,港府既未派發消費券,又未在問責官員減薪方面採取行動,是有對有錯。
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不能因功利而罔顧道義,也不能因眼前需要而犧牲長遠利益。台灣的民主機制有助修正馬英九的錯誤,讓他成為正版總統,而曾蔭權自稱代表整體香港人,但並未得到市民一人一票的授權,其實只是山寨版的特首。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