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文西密碼》講耶穌後裔的驚世話題,《天使與魔鬼》則談十六世紀被教會迫害的一群科學家,暗組「光明會」,後來變質為反基督社團,故事探討宗教信仰和科學精神能否圓融,兩書都寓意用理性看待宗教。
《達文西密碼》和《天使與魔鬼》的故事骨幹一脈相承,都有秘密社團、宗教狂殺手、正派變反派,以及主角發現生父身份後的錯愕。《天使與魔鬼》的導演卻捨棄揭露教宗內侍身世這個高潮位,可會是怕爭議太大?
丹.布朗在九月將推出新作《TheLostSymbol》,他稱用了五年搜集資料,初版將發行五百萬冊,相信總印量將以倍計。《達文西密碼》至今銷售八千萬本,單是票房已近六十億港元,未計光碟、原聲碟,及引發起聖杯爭議、英法「潮聖團」等熱潮。
寫小說致富的作家,在英語世界多的是。今時今日,即使盜版猖獗,一部小說被荷里活導演開拍,仍然有給作家黃袍加身的效應。
中國可有人會向丹.布朗借鏡,以懸疑小說或電影來反思儒道文化,例如開拍《發財立品風水師》;或是探討性命雙修、窺探人體奧秘的《煉精化氣呂洞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