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再升,重上17544點,今次再升破250日線,如無意外,今日的報道又會再一次令市場情緒進入更亢奮的階段。資金市確實是難捉摸,因為是非理性的,無論買貨與沽貨,都會令市場走到極端的地步,不是過度悲觀,就是過度樂觀。
雖然很多人話散戶是羊群,查實基金經理更加是大羊群,當大市升之時,最擔心不夠貨在手,基金跑輸大市;當大市跌之時,明知股價已極不合理,也要被動地於不合理的低位沽貨。
近年的股市,受熱錢的衝擊及衍生工具的影響,波幅較以往為大。某一段的升浪或跌浪,可能只有一半的升幅或跌幅是反映基本因素,其餘的一半就是資金的胡亂流竄。面對此等情況,風險管理的策略才是最重要,以注碼的調配去控制估計不到的風險,以耐性去捕捉入市位。此方式雖較被動,但始終是用作避開風險的方法。
以注碼控制風險
股市是牛?是熊?一直是近期熱門的話題,分歧主要在於大家對前景的估計有所不同。其實誰勝誰負仍難有定數,始終揭盅之時一定是要到了牛市二期才能確認。面對着市場評論的分歧,小投資者最終還是要自己去作出判斷。但有一點值得大家去分享的,就是當市場情緒一面倒傾向某一方向之時,通常都會是出現相反走勢之時。
正如在3月初,市場對滙控(005)及港交所(388)的看法,是悲觀到極點,悲觀到連客觀的數據也不理會,就是一面倒的傾斜。在2007年10月,中石油(857)上A股前,市場的信心是何等澎湃,也是另一個例子。大家冷靜一點去反思過往出現的情況,自當能體會出箇中奧妙。
作者沈振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