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社運樂隊「迷你噪音」的草根民謠音樂會,歌者唱一首叫作BellaCiao的歌:「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中段唸出天安門母親提供的六四死難者名單,一個個名字在空氣裏飄蕩(是名字而不是數字),混雜着幾個沒有名字的完整生命:無名氏、無名氏、無名氏……
「無名氏」,沒有名字的代號,卻是那麼沉重。它們的力量,超越廣場。
曾特首的六四言論引來迴響,激起良知民憤,有人心痛之餘,就說「這肯定是無間道」。「無間道」概念,近年常被借來解釋某些令人難以解釋的高官行為。似乎只能這樣理解:明知不該說而說,要不是大蠢蛋,要不就是另有用意,目的是鼓動更多人上街。我聽了,有點不耐,這是消極的自欺欺人,甚麼「無間道」?這太容易成為開脫罪名的下台階吧。我們何必替高官找藉口,何必為他們找理由。
六四是大是大非,如何評價,誰做錯做對可以公開討論,但前提是必須認清事實。這是基本的論調,群眾都心平氣和理解,坦誠願意面對。一年又一年過去,偏偏只有當權者不願面對,並千方百計試圖繼續編造謊言。向權貴獻媚的人則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利誘」民眾放棄回憶、背棄公義。記憶與遺忘,變成真正的權力鬥爭。
可幸香港有良知的還有好多,觀乎網上網下的民間反應,一眾「無名氏」可以安心。姓曾的,你就算代表了所有人,也代表不了無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