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公務員要減薪 問責官員更要減薪 - 盧峯

蘋論:公務員要減薪 問責官員更要減薪 - 盧峯

公務員團體對薪酬趨勢調查顯示公務員可能要減薪表示有點意料之外及失望。減幅只有百分之一左右的中、低層公務員代表要求政府凍薪不減薪;代表高級公務員的團體則以○八年為非常特殊的一年要求政府特事特辦,不要按調查結果削減高級公務員的薪酬。
所有上班族包括公務員都不喜歡、不願意接受減薪的。但從維護公務員薪酬制度、政府財政、經濟大環境、政治需要來看,特區政府及行政會議都沒有理由不按調查結果辦事,都沒有理由不按調查結果調低公務員的薪酬。
薪酬趨勢調查是決定公務員每年薪金調整的最重要數據,過往多年來除了碰上某些特殊的情況或財政危機如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及○二年政府出現嚴重財赤要減薪外,其他年份政府在調整公務員薪酬時基本上都按調查結果辦事。去年特區政府就依照薪酬趨勢調查數據讓高級公務員加薪百分之六點三,中低層公務員則加薪百分之五點二九。○七年時特區政府同樣以薪酬趨勢調查為基礎讓公務員加薪百分之四以上。
既然按薪酬趨勢調查結果調整薪酬是常態,公務員團體過去幾年也沒有異議。今年當然應該按同樣的方法辦理,當然該按調查數據調低公務員的薪酬。
更何況剛公佈的薪酬趨勢結果其實未完全反映私人機構在金融海嘯下採取的大量減薪、減花紅措施。過去幾個月來,不同企業,不同職位的上班族都面對放無薪假、減工時、減津貼補水的問題,他們的實際收入比正常月薪下跌百分之十以上的比比皆是。若果把這些新增的減薪措施計算在內,公務員薪酬跟私人機構員工薪酬的差距更大,更不符合參考私人機構薪酬釐定公務員薪酬的原則。

從政府財政角度來看,削減公務員薪酬也是無可避免的事。目前特區政府的財政狀況當然比○二、○三年時預計每年有七百億赤字時好一點,財政儲備也回復到四千多億元以上。但是從去年第四季開始,特區政府各方面的收入開始減少,今年的減幅只有更明顯。再加上特首及財政司司長推出大量紓困及刺激經濟措施令政府新增的支出數以百億元計。本年度財政預算案原先估計有近四百億元赤字,到下個月政府再加碼救市的話,財赤肯定進一步增加至五、六百億元甚至更多,展望到下個財政年度仍難有明顯好轉。在這樣嚴峻的財政狀況下,特區政府有甚麼理由不按趨勢調查減薪呢?
而從政治上來看,按機制減薪也是展示公務員與一般市民同甘共苦、同舟共濟的好機會。事實上公務員雖然執行公務,但他們也是社會的一分子,是市民的一分子。當社會及市民面對金融海嘯的無情冲擊時,公務員是不可能獨善其身的。不然,他們將被視為特權階層,將與市民大眾有不同待遇。這將會令市民與公務員及政府的關係變得緊張。
公務員固然該按機制及因應經濟時勢減薪,從特首到政治助理同樣有必要接受減薪,減幅更應比公務員高。要知道這些政治問責官員的薪酬都是按私人企業高層職員的薪酬釐定的。現在,私人公司高層紛紛大幅減薪,有的減薪一半以上,問責官員有甚麼理由不跟隨他們的例子,接受較一般公務員更大幅度的減薪呢?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