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克服缺陷達到理想

八方人物:克服缺陷達到理想

理想是否遙遠,終究取決於當事人是否努力爭取。年幼時一場大病,導致葉雲龍雙目失明,身體缺陷令他的進修之路加倍困難。在屯門區社會服務機構任職接線生的他,回想十多年前首次報讀公開大學課程,原是出於一個信念,「學習唔需要受時間同空間局限。」最終他分別於95年及99年考取社會科學學士及教育碩士。

「退休冇嘢做最好讀書」

葉雲龍雖有明確的目標,但在現實生活中,學習對他來說有不足為外人道的困難。由於無法及時抄錄導師的講義,他需要同學們幫他錄下課堂的筆記,然後再加以整理。他直言,電腦為失明人士解決了不少困難,既可將互聯網內容繙譯成凸字,又可透過發聲卡將課本資料朗讀出來,現在到圖書館找資料,已不用再倚賴朋友幫忙。
葉雲龍克服身體缺陷完成進修,70歲的勞雄昌卻用自身經歷體現「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他92年到公大修讀工商管理學士課程,今天的他已分別擁有工商管理及電子商業碩士學位。近年退休,放下了任職數十年的會計工作,學習又成了他退休生活的精神寄託,「退休冇嘢做,最好讀書。」
不過,勞雄昌也承認,畢竟年紀大了,記憶力日漸衰退,現在多只是選修一些為期約三個月的短期課程,「考完試,可以快啲見到成績。」
香港公開大學步入第20個年頭,20年來遂了很多有志進修及增值的港人心願。公大製作了一本《理想不再遙遠─二十個終身學習的動人故事》,細說一些畢業生昔日默默耕耘的進修之路,包括葉雲龍和勞雄昌的故事。記者蔡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