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腳爛含膿翁出院 旋即又要再入院伊院將病人當人球

要腳爛含膿翁出院 旋即又要再入院
伊院將病人當人球

有患腦病的長者因抽筋入住伊利沙伯醫院,一星期後獲安排以非緊急救護車送返家,惟家人接收病人時發現其小腿皮膚潰爛及含膿,質疑健康狀況不宜出院,要求將病人送回病房跟進,卻被拒絕,家屬遂將病人送往急症室,獲安排再入院留醫。家屬不滿醫院安排失當,將病人當作人球。

讀者姚先生表示,父親(60歲)患有腦病多年,自我照顧能力欠佳。4月6日,他在家突全身抽搐,送往伊院急症室診治,獲安排在內科病房留醫。家人到醫院探望時,因父親言語表達不清,加上一直蓋住被子,沒察覺其腳部皮膚在留院時出現問題,而醫護人員也沒有提及。
4月13日為公眾假期,病房職員致電姚先生,指醫生認為姚伯病情穩定,批准他出院,並安排非緊急救護車送他返家。惟當姚先生接回父親時,卻嚇了一跳,「阿爸成身軟晒都行唔到,最離譜係左腳皮膚爛晒,有好多含膿水泡,點解咁都畀佢出院?」
姚先生安頓父親返家後,即聯絡病房職員,要求將他送返醫院跟進,惟被拒絕。姚引述職員稱主診醫生放假,當值醫生建議家人先送姚伯到該院急症室,由急症室醫生評估姚伯的病情。姚先生擔心父親住院時感染細菌,隨即將他送返伊院,「急症室醫生立即幫阿爸驗血、照X光同種菌,又話根據醫院電腦紀錄,無提及阿爸左腳有事。」

院方:醫生提供標準處理

急症室醫生為姚伯診斷後再安排他入院,數天後轉往九龍醫院療養,約一個多星期後出院,姚先生始鬆一口氣,「阿爸留醫期間每日洗傷口,情況進展幾好;醫生話唔係食肉菌或藥物敏感,但原因就不明。」
伊利沙伯醫院表示,醫護人員於4月8日發現姚伯的左腳出現輕微紅腫,三天後足面出現水泡,醫生遂處方抗生素藥膏,每天在患處塗搽三次,由於足面情況無變化,也沒有任何局部感染症狀和發燒,故安排他出院,並處方抗生素藥膏讓他返家塗搽。
伊院指病房職員稱醫療紀錄清楚紀錄姚伯的腳部情況,內科醫生也為病人提供標準處理。病人出院後醫院已安排社康護士家訪及提供適當協助。檔案編號:0413034

病人家屬不滿伊利沙伯醫院將腳部皮膚潰爛及含膿的病人送出院,但旋即又要再經急症室入院。

院方疏忽:漠視病人權益

病人互助組織聯盟主席張德喜認為今次個案醫院有疏忽之嫌,他表示,病人應在健康適宜的狀況下出院,不然兜兜轉轉再次入院,反而增加醫療成本,「係咪病人出現嘅病徵同留院病房屬唔同科,就等佢出院,兜過圈又返其他科嘅病房跟進,咁樣即係將病人當波踢,漠視病人權益。」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傳真:371124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tnext.com/donate
各類表格: http://charity.atnext.com/forms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