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集體遊戲可健肺培養做運動興趣 長遠能減肥

兒童集體遊戲可健肺
培養做運動興趣 長遠能減肥

【本報訊】跑步的減肥效果雖然顯著,但缺乏樂趣,難以吸引肥胖兒童用來「持久作戰」減磅。香港浸會大學及廣華醫院一項聯合研究發現,捉迷藏、閃避球、糖黐豆等傳統集體遊戲,不但可培養肥胖兒童做運動的興趣,更能增強他們的肺功能,並改善肌肉控制和協調能力,是鼓勵兒童持續運動的第一步,長遠能達到減肥效果。
記者:王智君

浸大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表示,傳統的兒童減肥活動,只集中能量消耗,忽略了提升參加者的運動興趣及技能,令他們容易半途而廢,「跑步呢類帶氧運動,減肥效果雖然唔錯,但小朋友會覺得好悶,加上佢哋肺功能差,唔夠氣自然覺得辛苦,更加唔想做運動」。他續指,兒童減肥不應太急進,應先透過愉快的遊戲,培養他們做運動的興趣及改善個人體質。

改善肌肉控制能力

浸大與廣華醫院一項減肥研究於去年底,邀請20名8至14歲、平均體重達149磅的兒童參與,研究為期五星期,有別於傳統的跑步及做健身器械等重複性運動,參加的兒童每周參與兩次共四小時的集體遊戲活動,包括玩捉迷藏、尋寶遊戲、閃避球及糖黐豆等。
研究顯示,參加者的平均體重在活動前後雖然沒有明顯下降,但他們的肌肉控制和協調能力都有顯著的改善;肺功能方面,參加者每分鐘的呼吸量在活動後平均增加一成。
廣華醫院兒科高級醫生林琬瑜指出,兒童要減肥成功,最重要是幫助他們養成健康飲食及運動習慣,「反而體重短期有冇下降唔係咁重要」。她表示,兒童若在6至9歲超重,成年後持續發胖的機率會較體重正常的兒童高出10倍;若在15至17歲的青少年期肥胖,成年後的肥胖風險更比正常人高出20倍。故呼籲家長要及早正視子女的肥胖問題,否則「佢哋差唔多注定要做一個肥嘅成年人」。
年僅12歲的李澤皓身高1.45米,體重154磅。他坦言以前不太喜歡做運動,「好多時都唔想郁,寧願玩電腦」。參加浸大的遊戲活動後,澤皓的磅數雖然不變,但身體明顯「靈活咗」,又發現「原來做運動都幾好玩」,現在空閒時更會相約同學打籃球。暑假在即,他更主動向母親提議每朝都要跑步,目標是減掉20公斤贅肉。

雷雄德指傳統的減肥活動忽略了運動興趣及能力。

兒童運動減肥障礙

生理因素:
‧體質弱
‧呼吸及肺功能差,做運動易「唔夠氣」
‧身體協調度低,難掌握運動技巧
‧肌肉欠力量及耐力,容易疲倦

心理因素:
‧缺乏運動動機
‧沒有成功感
‧運動過於沉悶
‧家人不支持
資料來源:香港浸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