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筆者說大市頭也不回升至17000水平,短線可能超買,況且250日線代表過去一年投資者入市平均價,在熊市之中(姑且當係熊),形成了一個蟹貨阻力區,要一口氣突破,一點亦不容易,所以在250日線附近逐步套利,吼低再買,應為不錯選擇,結果周一大市即上試250日線,期指高見17556水平,幸好有套利動作,周三期指就急跌至16280,雖然上期所講的中移動(941)衍生工具輸了,但高位套利更為重要。
筆者經常在課堂上叫學員做選擇題,(A)如果大市有日突然跌1000點,而閣下手中個股跌5%;(B)大市跌300點,但閣下手中個股跌7%,究竟A定B較為嚇人?大部份投資者都覺得係前者較嚇人,因為大市急跌,人人自危,反而大市小跌,個股大跌,投資者感覺上依然會覺得較「穩陣」。但事實上卻剛好相反,大市唔跌個股跌,投資者更應該特別留意,因為大戶可以托住指數股嚟沽。
同一道理,如果大市跌,但個股卻如脫韁野馬自顧自上升,就唔應該將大市看得太淡。周三大跌之後,雖然大市未有即時回升,但市勢一喘定,不少中小型個股紛紛乘勢而起,上周五更有大批小型股急升,升幅動輒一兩成,而且升勢相當全面,反映市場上的游資十分充足,就算大市短期升得太多,要暫時唞一唞,資金依然到處搵嘢炒,所以即使大市下跌,且過了兩日仍未大幅回升,看似要再下試,但筆者戒心反而小了一點。
乘勢買中型概念股
上周三,士佳在友報寫系統出現造淡訊號,後市有70%機會下跌,但目標只是16100左右,水位不算多,可見連系統都唔敢睇得太淡。如果大市真的出現調整,大概跌穿16000水平,士佳便會買貨。
讀者一定會問,調整過之後買咩好?其實過去幾日大市拉牛上樹,但不少個股依然飛升,所以即使大市出現調整,亦未必可以買到平貨。不過,筆者相信到時中型股仍有望被大市扯後腿,可以乘勢買入,例如具有新能源概念的光大國際(257)及環保概念的比亞迪股份(1211)等,都係既可短炒,又可長期持有的選擇,所以當大市下跌,除了買入指數股之外,亦不妨考慮這些優於大市的概念股。
張士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