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雲霧見青天,相信這句說話是投資者近期喜見的現象。貝萊德也希望最黑暗的日子已經過去。雖然美國第一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仍然萎縮,但情況已漸見好轉,隨着經濟形勢回暖,貝萊德相信擁有強勁內需的中國股市可看高一線。
美國今年第一季GDP萎縮了6.1%,降幅與去年第四季度相若,反映美國的確在經歷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不過,市場上並非一面倒只有壞消息,數據顯示,第一季美國的個人消費上升了2.2%,數據令人驚喜,這意味消費者相信經濟最差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
現時不少公司已公佈了首季業績,當中多數超出預期,令投資者感到鼓舞,我們將逐漸看到對今年盈利預期的上調。雖然近日的甲型H1N1流感再次為投資市場添上一層陰霾,但總的來說,投資者情緒日益積極,推動股市節節向上。
展望後市,我們認為美國的GDP很可能會在第二季繼續收縮,但幅度將遠低於過去兩個季度,美國經濟更會於今年下半年變為正增長。不過,由於樓市未見起色、失業率高企,金融行業和消費品行業仍然有待修復,因此復蘇將會較為平淡。經濟形勢好轉,有助股市今年不斷走高。
亞洲國家基本因素強健
當中,擁有強健基本因素的亞洲國家,將繼續吸引投資者的青睞。相對於西方的經濟體系,吸取過1998年金融風暴教訓的亞洲政府及企業,其資產負債表明顯鞏固得多,因此政府有足夠彈藥推出強大的刺激經濟措施,銀行方面亦有能力及充足資金支持信貸市場。這現象在中國市場上,尤其明顯。
此外,由於不少亞洲國家將其貨幣全面或部份與美元掛鈎,在美國實行零息及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下,亦對眾亞洲經濟及股市起了經典的通貨再膨脹刺激作用。不過,這並非代表所有市場均值得投資,投資者應當揀選具優勢的地方。
看好中國內需及港樓市
貝萊德看好具內需主題的亞洲公司,而在芸芸亞洲市場之中,我們最為看好中國股市。中國的消費者情緒樂觀,銷售數字仍然強勁,加上中國政府以4萬億人民幣刺激經濟,成功抵銷了出口下調的影響。另外,新加坡的銀行股及地產股票出現明顯超賣的情況、香港的房地產市道亦漸見回穩,在在提供了入市的黃金機會。
不過,因為歐美的消費市道未必能於短期內復原,對亞洲出口來說,仍是嚴峻的考驗,所以仍需避開依賴出口的企業。一如以往,股市跑前經濟,股票及債券通常於實體經濟復原之前,便率先再次起飛。經過10年前的金融風暴洗禮,亞洲國家致力發展內需,因此我們相信亞洲區,尤其是中國,甚有機會成為是次環球金融海嘯後,率先反彈的先鋒。
BLACKROCK貝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