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於上周初表現仍偏強,但始終大市在不足兩周已累積上升3000點,恒指在突破17500點水平即見回吐,令大市走勢亦顯得反覆。
雖然恒指於上周四一度回落至16422點,但筆者認為這是正常的調整,尤其是銀行股早前升幅實在不少,加上建設銀行(939)的配股陰影,銀行股股價下跌拖累恒指有較明顯調整。事實上,恒指由4月28日的14500多點反彈,按上周五收市計算之升幅度達15%,因此,稍有不利消息亦容易牽發出沽貨動作。但由於資金流入情況仍未有改變,現階段而言,港股下跌仍只屬調整性質。
本港首季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為負7.8%,遠較預期為差,而政府亦將全年本地經濟增長調低至負5.5%至6.5%,大家對這些數據難免感到不安。筆者認為,大家亦不必反應過敏。其實,本港季度經濟增長數字一向都在季度完結後的個多月才公佈,而我們從中國、美國早已公佈首季的經濟數字中,已掌握到本港的經濟表現情況。因此大家在解讀首季數字時,反而應關注未來會否有改善,在各國政府協力下,外圍情況料不致出現惡化,本港經濟亦可望喘定及逐步改善。目前的變數反而是流感在各國擴散情況,這將窒礙商務及旅客人流,影響商務洽談意欲及旅遊活動。另一個令筆者認為未來經濟不致太差的原因,則是技術性因素,由於去年第二季開始的增長逐步放緩,在基數較低的情況下,未來數季的經濟增長數字將逐級改善,不會出現首季的驚人負數。
台資股仍可吸納
上述是從經濟層面分析,從投資市場角度而言,季度與季度之間的變化數字更為重要,若按季顯示增長,將是較利好的指標,反映經濟情況正在改善,而投資市場也會先行一步。因此,筆者相信首季數字對港股的影響不大,一些本地地產、零售股或會短暫受影響,即使反彈,其幅度亦不會太大。
資金流入情況未見逆轉,預期內地政府將陸續有新政策支撐經濟發展,筆者認為本月底前,大市仍有力再試上周高位17600點以上,惟18000點暫仍有阻力,而調整仍以16000點為首個較強支持位。因此,筆者建議在17500點以上減持部份股份,候16000水平分段入市的策略則維持不變。
早前建議買入的台資股續受政策支持,仍可吸納富邦銀行(636)、廈門港務(3378)及亞洲水泥(743)。內房股仍以反覆上升為主,筆者一直推介的富力地產(2777)續可買入,中渝置地(1224)、遠洋地產(3377)可候調整才入市。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