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想過你丟掉的爛皮鞋、爛皮具會被加工成食物添加劑!繼含三聚氰胺的三鹿毒奶粉事件後,內地再度揭發多個省分的黑心企業將各種垃圾皮料加工提煉成有毒明膠或「皮革水解蛋白粉」,然後賣給下游的食品和醫藥企業,添加在牛奶、糖果、香腸、果凍和膠囊等食品和藥品中,而其毒性堪比三聚氰胺,可令人致癌。
浙江省金華市的晨園乳業,在上月被揭發在產品中非法添加可致癌的皮革水解蛋白粉,以提高蛋白質的含量。該公司三名負責人已被捕候審。內地記者由此追查卻有驚人發現,包括山東、山西和河北等地都有黑心工廠,收集大量從海內外進口的皮革下腳料(統稱垃圾皮料),用石灰、鹽酸、雙氧水等加工提煉,除了製造皮革水解蛋白粉,更大量生產工業用明膠,但卻把它當作食用明膠,賣到全國各地的食品和藥品企業。
「皮鞋扔了說不定變明膠」
有內地藥監人員說,用垃圾皮料提煉的皮革水解物,所生產的水解蛋白或明膠,因含有毒化合物,被人體吸收,危害人體健康,嚴重可致癌,因此國家規定只能作工業用,不能用於食品加工。記者前往山東博興縣興福鎮調查發現,該鎮早在2004年被央視曝光,將有毒明膠流入食品鏈,但五年後的今天,這裏違法生產的現象依然存在,並更加隱蔽,「那天你把這皮鞋扔了,說不定就進了明膠廠,變成原料。」當地一家名為強龍明膠廠的工人看到記者腳穿的皮鞋忍不住揶揄了幾句。
當食用明膠暴利逾倍
現場所見,垃圾皮料在這黑工廠經加工提煉,冷卻後成為工業用明膠。「小孩喝的牛奶,吃的果凍,還有滷豬蹄的皮凍,凉菜等也都加這東西。」一名工人坦言,「本身皮革裏就含有酸、硫磺、白礬、白灰、硝等有毒物質。」
據悉,垃圾皮料依品質、成色,賣到數十元(人民幣.下同)到數百元一噸,但製成工業明膠後可賣4,600元一噸,但當成食用明膠則賣每噸萬元,暴利逾倍。香港醫學會前會長蔡堅對記者表示,這些用皮革剩餘原料提煉出來的明膠,如同三聚氰胺,商人以為加入產品裏可提高某種成份,但又未經科學檢驗,亦未確定是否對人體有害,就拿消費者當白老鼠,其做法相當危險。
廣東《南方都市報》/本報記者
垃圾皮具變食用明膠過程
1)石灰浸泡:
先把垃圾皮料放進石灰水中泡三、五天(圖)
2)清洗攪拌:
把經過石灰浸泡過的皮料用洗皮機清洗,攪拌三、四個小時後,令又髒又硬的廢皮料變得乾淨、柔軟(圖)
3)鹽酸浸泡:
洗過的皮料放入加了工業鹽酸的水池再次浸泡
4)熬煮融膠:
皮料被裝在塑膠袋中放入鍋爐中熬煮6至10小時,令皮料中的膠質成份融化水中
5)冷卻漂白:
含有膠質的水,放在露天的鐵盆裏冷卻,並加入雙氧水殺菌、漂白(圖)
6)晾曬粉碎:
膠質水冷卻後變成一塊塊亮黃或深黃的柔軟膠狀物,晾曬成膠板,再用粉碎機加工成明膠顆粒
7)製造食物:
本來只能作為工業用途的明膠被添加在牛奶、冷飲、糖果、香腸、果凍和藥品中,可致癌
資料來源:廣東《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