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恒指上升249點,初步看資金情況,投資者較傾向選擇恒指熊證、港交所(388)認沽證及工行(1398)認沽證。上周一至周四,流入窩輪資金最多為建行(939)、港交所及中石化(386)認購證。建行認購證首4天共流入近8400萬元,大部份於4.80元水平時流入,上周五建行股價重上4.80元水平,初步看雖有資金從認購證流走,但情況並不嚴重。
一直困擾市場的配股問題,上星期終於落實,美銀出售135億股建行,消息未公佈前,建行的場外期權引伸波幅一直也較其他五行為高,以反映配售的可能,消息公佈後,其場外期權波幅急速回落,過去一周回落幅度近10個波幅點。波幅雖急速回落,但由於其他中資銀行的場外期權波幅也回落近5個波幅點左右,建行之場外期權波幅仍為六行最高,但整體計,中資銀行之場外期權波幅已跌至金融海嘯前之水平。
引伸波幅跌至海嘯前
港交所股價最多曾連續上升7個交易日,其相對強弱指數也曾升至85的超買水平,4月29日至5月11日期間,曾吸引近1.2億元資金選擇其認沽證。上周二股價開始回落,曾跌至近100元,這雖為重要水平,但當日其牛證及認購證合共只流入約200萬元,場外期權波幅也出現急升急跌情況,投資者現時仍需小心留意其波幅變化。
最後,我們希望介紹一個新的電郵提示服務給大家,因為早前多隻熊證被強制回收,我們收到不少投資者查詢有關剩餘價值的問題,有見及此,我們近期推出電郵提示服務,投資者除可自動收到牛熊證剩餘價格資訊外,亦可設定不同的提示功能。有興趣可登入德銀網站查詢。
德銀環球市場證券部
(撰寫人為德銀環球市場證券部之代表,本身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撰寫人並無持有文章提及之證券,而德意志證券是德銀認股證及牛熊證之流通量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