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通縮未惡化消費情緒回升

美通縮未惡化消費情緒回升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4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無升跌,意味通縮未有進一步惡化,加上期內工業生產跌幅收窄,以及製造業萎縮步伐放慢,有助減輕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憂慮;另一邊廂,歐元區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季收縮2.5%,是14年來最差,反映區內經濟短期難以復蘇。
美國上月CPI按月無變化,惟按年跌0.7%,是1955年以來最大跌幅,核心CPI升0.3%,高於預期,按年升幅擴至1.9%,令通縮惡化風險降溫。

歐GDP跌2.5% 14年最差

當地4月份工業生產跌0.5%,跌幅是半年來最小,紐約州本月製造業指數則升至負4.6的9個月高位,意味製造業萎縮步伐正放緩,製造業預期指數亦升至43.8的19個月新高。至於本月密歇根大學消費情緒指數則由65.1升至67.9,是去年9月雷曼兄弟破產以來最高,勝預期。另外,美國3月份長期資金淨流入增至558億美元,較預期多。
根據《華爾街日報》調查顯示,經濟學家普遍認為美國經濟衰退可望於今年8月結束,但全面復蘇則需待數年。而曾因沽空次按產品而成名的億萬富豪格里尼(JeffGreene)卻表示,仍看淡美國零售和商廈市場前景。
另方面,全球經濟衰退打擊歐元區出口和消費需求,令區內企業削減開支及產量,並大舉裁員,導致歐元區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季和按年分別收縮2.5%和4.6%。
分析師稱,歐元區GDP跌幅遠超預期,意味經濟或需更長時間擺脫衰退。
德國首季GDP按季及按年分別跌3.8%和6.9%,是自1970年有紀錄以來最差,遜預期;意大利期內GDP按季及按年跌2.4%和5.9%,是自1980年有紀錄以來最劣。
分析師稱,歐元區甚倚賴出口,其經濟前景與全球經濟息息相關,但歐元近期升值,將不利區內出口和經濟復蘇。歐元昨最低見1.3512美元,跌1.28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