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04年8月,中國總理溫家寶提出六大油氣資源開發及節約發展戰略,其中一項是建立石油儲備,維護國家石油安全。石油儲備基地的選點已定,包括浙江鎮海、浙江岱山、山東黃島和遼寧大連。現時沒計的戰略油儲是1億桶,只夠維持14天,與美國的3個月儲備還有一大段距離,故此中國石油國企也積極興建油庫,以補不足。
英國石油(BP)正在廣東投資9000萬美元興建一個可泊8萬噸油輪及容量230萬桶的油罐庫、而另一外資公司亦積極與中石油、中石化及上海市政府合資興建一個可儲1200至2000萬桶的油罐庫,用以存放入口的柴、汽油,總投資達20至30億元。
油庫全在沿海地區
此外,在福建的梅州灣也興建一個可儲1000萬桶的成品油罐庫,及在廣州附近建一個600萬桶的設施,算起來總體的商用儲備合共是3800萬桶,加上國家戰略油儲1億桶,即3年落成後可提供備用石油最多1.4億桶,為現時的17天用量。
中國的油罐庫位置全部都在沿海及地面,以圖出入方便,但在軍事保安上,就顯得無險可守了。中國的沿海油罐,只需常規小型武器或一枚巡航導彈,就可引發連鎖性的破壞,而離岸最遠的油儲是在甘肅的蘭州,但以在東海潛艇發射的潛射彈道飛彈(SLBM),亦只需8分鐘射程就可到達目標而全面摧毀,說不上戰略防守可言,與美國的全方位戰略部署大不相同。
鄺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