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針:病毒是最厲害的「傳教士」 - 盧峯

探針:病毒是最厲害的「傳教士」 - 盧峯

還沒有機會看湯漢斯主演的電影《AngelsandDemons》(天使與魔鬼),書倒是一兩年前看過的。跟《達文西密碼》相比,《天使與魔鬼》少了點歷史,多了點科幻,但都算是緊湊而娛樂性豐富的消閒小說。作者DanBrown連續兩本暢銷小說都拿天主教會做題材,除了因為天主教會歷史悠久有大量野史傳說可用外,更因為天主教全球各地信徒眾多,容易成為話題,爭取曝光及刺激銷量。
天主教能從僻處巴勒斯坦一隅的宗教小支派變成全球擁有數以億計信眾的普世教會當然有很多因素配合,一代一代教士信眾的努力肯定是重要原因,但原來病毒及疫症也有相當的推動力。
芝加哥大學歷史學榮譽教授WilliamH.McNeill在「瘟疫與人」(PlaguesandPeoples)提出,羅馬帝國自公元一六五年起的一百年因新病毒入侵而不斷出現嚴重的疫症,令城市人口大量死亡;其中一場不知名的瘟疫(可能是天花或麻疹)在西元二五一至二六六年發生,高峯時單在羅馬城每天死亡人數就在千人以上。人們對原來盛行的宗教大失信心,新興的基督教則因為善於、勇於照顧病患者而脫穎而出,爭取到大量信徒。試想想那些受到教會、教友照顧而倖存下來的人怎能不銘感心中,怎能不對這個新宗教另眼相看呢?
此外,正如McNeill所言,天主教(當時仍續稱為基督教)的教義能令飽受瘟疫摧殘、威脅的人找到溫暖及慰藉,讓他們相信天堂之門將為自己和蒙難的親友敞開;原來的、本土的宗教均無法有效解釋這大難,更無法提供心靈上的撫慰。甚至無神論者,無宗教信仰的人在傳染病的空前威脅、震撼下投向天主教的懷抱,成為信徒。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氛圍下,天主教會站穩了陣腳,在羅馬帝國境內生根茁長,到君士坦丁大帝後更因為信徒眾多而成為國教,從此走向全歐洲及全個世界。

天主教會另一次大規模擴張同樣得力於病毒及疫症。歐洲人特別是西班牙人開拓美洲殖民地時最有效的武器不是甚麼槍炮或騎兵,而是原住民未感染過的病毒和天花麻疹。西班牙的軍隊還未進攻,病毒已把印加帝國、阿茲特克帝國打的落花流水,從皇帝到巫師到將軍一一死於非命;原來的宗教,社會秩序土崩瓦解,僥倖在疫病中存活下來的原住民眼看西班牙人在疫病中絲毫無損,不難相信他們有天神相助或受到天神的特別寵愛。當西班牙的天主教教士隨軍隊進入美洲腹地時,原住民自然樂意接受這個新來的宗教,自然容易成為教徒,並以教會作為重建社區的核心。
到今天南美洲、拉丁美洲能成了天主教的重鎮,病毒的助力實在不小!
盧峯
逢周三、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