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嗰排放假喺屋企,睇咗個電視訪問節目,嘉賓係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佢話,同天文台一班同事員工一直覺得,大家作為科學專才,只需顧住科學數據,客觀計算同預測天氣就已經稱職,但現實並唔係。
話說每當風雲色變,就會有好多市民打電話入去,有啲人問可唔可以早啲掛八號風球,咁就唔使返工,有啲人就叫佢咪咁快掛八號風球住,因為可能造成經濟損失。究竟天文台長同天文台專家,會stickto科學計算出嚟嘅數據,定係聽取香港市民嘅心聲?
睇形勢勿做數據奴隸
上個禮拜睇《金手指》,孫柏文講到美林經濟師DavidRosenberg喺離開美林時,留低13條做預測應該要謹記嘅嘢,當中有一條係「千祈唔好做數據奴隸,冇嘢勝過有智慧咁睇番個大環境同趨勢。」
的確做預測,夠客觀最重要,但只係睇數據,唔理現實環境又唔得。
數據係死嘅,人係生,搵人去處理啲數據,就係要靈活應變,否則可以用電腦set晒啲程式,符合條件就自動掛風球。問題係人心難掌握,難怪林超英亦話,天上風雲固然難測,但地上人事更難測。
機關算盡惟人心難測
套用喺投資市場同職場,道理一樣,唔少投資專家分析時都會參考好多數據,但偏偏股市係一場心理遊戲,就好似美銀配售建行(939)咁,據聞中方搵咗啲唔會出貨嘅基金接美銀手貨,保障建行唔會俾接貨嘅人狂掟,機關算盡,結果噚日睇報道,一樣有接貨嘅人轉手沽貨賺成千銀。
辦公室政治更加係人性戰場,本來條數好易計,每個人將心力用喺工作上,業務做得好,大家都有利,偏偏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個算盤,心力用咗喺另一地方。
溫敏妮
http://wanmanli.com/blo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