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銀監齊籲內銀放水

人行、銀監齊籲內銀放水

【本報訊】四大負面因素令中國4月財政收入跌幅較3月大,跌13.6%至5897億元(人民幣.下同),中央為救市令其財政收支的矛盾逐步凸顯,但人行與中銀監前日召開貨幣信貸工作會議,呼籲政策銀行與商業銀行繼續「放水」刺激經濟,救經濟仍是中央頭號工作。

續採放寬貨幣政策

中國首四個月新增貸款逾五萬億元,銀行界一直盛傳中央將出招嚴控貸款,正當個別銀行進行自我約束之際,人行與中銀監召集各政策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高層,雲集北京,今次會議再度向銀行傳遞一個訊息,中央緊持放寬貨幣政策,並促銀行緊隨政策。
會議提到,國務院關於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擴內需、調結構、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一攬子計劃,目前已初見成效,經濟運行出現積極變化,形勢比預料的好,銀行亦要緊記融資要流向實體經濟。
至於中央收入下跌的四大因素包括企業所得稅與進口環節稅收大幅度減少,出口退稅大幅增加,以及石油特別收益金減收較多等影響。

工業地價提供折扣

統計局昨公佈首季全國22區工業實現利潤達3227億元,同比跌32.2%,反映中央來自企業收益減少。在中央眼中,只要經濟復蘇過來,短暫的財赤是可接受。
為免全年收支形勢變得嚴峻,中央亦不斷推出措施。國土資源部決定調整土地價格,當中包括對優先發展產業且屬工業用途者,其土地出讓底價可優惠30%。
冷暖參半的經濟數據弱令人對能否保八存疑,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師龔方雄相信保八不易,除非內地推出第二輪經濟刺激方案,故維持今年內地經濟增長在7.2%的預測,但相信第二、三季經濟增長達10%。
內地經濟未全面性回緩,令外資投資變得審慎。據《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指,4月份的實際FDI只有58.92億,較去年同期下跌22.5%,其跌幅亦較3月份FDI的9.5%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