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大閱兵,軍威神武,世所罕見,艨艟巨艦,海洋縱橫,火箭上天,魚雷下海,正是可上九天攬月,能下深海擒鱉,盛況之高,成為零八京奧之後的大盛事。就算沒資格在現場觀看大典的老百姓,看看電視,也應該熱血沸騰,會自然而然引吭高歌。唱什麼?當然是最應景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啊!
看了如此壯觀的景象,不能沒有聯想,聯想之一,想到了若是當年甲午海戰,就有這樣的神威海軍,那就好了。那會是什麼結果,哼哼,南起鹿兒島,北至促齒島,小日本不亡國者幾稀,早已歸入中國版圖了!
這一聯想,雖然過癮,但卻有些不妥。因為如果那時候把日本打亡了國,就沒有日後到中國來的日本皇軍啦。沒有日本皇軍立大功,共產黨建不了新中國啦(偉大的毛主席說的),那可怎麼辦?唉,歷史實在太弔詭,使人隨便想想都不能暢所欲想,真TMD!
一想不成,再生另一想:海軍如此強大,有何功用?當然,守可以保衞疆土,進可以擴展疆土。現在文明世界,擴展疆土是侵略,不流行啦,有點生不逢辰,不然,撈個「日不落國」的稱號,倒也無妨。不得已而求其次,收復失土,合法合情合理之至,絕對可行。南海艦隊在返棹南航時,神龍擺尾,到被日本非法佔領的釣魚島轉上一轉,打上那麼幾炮,什麼日本海上防衞隊,肯定夾了尾巴逃走,中國船隻從此能在自家海域航行。釣魚島收回來了,香港「保釣人士」也好收工了,大閱兵的海軍除了真正好看之外,也起了實際的作用。後世千秋萬代,後人提起這次大閱兵,就聯想到收復疆土的壯舉,偉哉,盛哉,俗語云:「泰山不是堆的,火車不是推的」,再加上一句「海軍不是吹的」,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