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觀眾打電話問股票,聲稱揸住股票A,係因為聽見人哋話好就買,眼見有波幅無升幅,一直想沽咗佢,但係次次想走又冇走到。呢種情況喺好多小股民身上出現過。
睇唔通大市,對個股本身質素冇研究,個心都唔喺隻股票度,淨係想買嚟搵着數,講多兩句公司背景及最新情況都唔想聽落去,只係想知道返唔返到家鄉同埋幾時落車。
其實好多事情唔係表面咁簡單,淨係記住以前個價係冇用嘅,大戶出貨往往越沽越高(記否有隻股份,大股東多年來一路沽一路升),你見過100蚊嘅股價,就會覺得50蚊好便宜,當年華晨(1114)一樣由5蚊俾人掟到落兩個半,跟住大把人覺得抵買追入,到今時今日都未返家鄉。
聽電台睇報紙淨係留意冧把,明明自己有對眼,係要扮盲,唔肯帶眼識股,隨時預咗要交學費。又話想短炒,又話唔放心,同賭一鋪無分別。當然,瞻前顧後你可能會錯失機會,但從來冇聽過存錢喺銀行蝕息會蝕死,做錯買賣決定輸身家嘅就見過好多。
盲公竹不可盡信
互聯網咁普及,資訊不對稱嘅問題其實已經減少。搵盲公竹無可厚非,但係股份推介嘅背後,有幾多不為人知嘅故事就唔容易睇得清楚。例如有啲大行在公司上市前後自己揸重貨,一條龍服務做埋批發零售,送多一份「產品說明書」等你接貨接得放心,最近就有一隻做風電設備機葉嘅股份,完全同一個劇本。
好多人以為盈利前景財務數據係支持股價嘅基本要素,但以中國鋁業(2600)為例,PE成七千幾倍,預測今年都仲會係幾百倍,PE唔掂,PE/G更唔掂,因為G(Growth)已經變成負數,當估值已被盈利表現扭曲,還有甚麼參考價值?
用公司盈利前景衡量?唔係業內人士或者公司管理層肚裏面條蟲,就真係唔好班門弄斧,就算係大行分析員,都冇見過邊個可以百分百估中上市公司業績。
公司前景咪又係聽信管理層甚至用同業經營表現去估,越來越多分析報告要唱好就揸住幾個優點無限放大,要唱衰就騎住幾個缺點咬住唔放,關鍵在於有冇人(資金)投佢報告一票。
胡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