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年來的國情變化急遽,早幾年我們說北上,可能還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但現在的北上發展,絕對是必要,而且愈早愈好。這次考察京城發展回來,和一個朋友聊天,我說現在香港大學生若嫌北上工作價只有四五千元而不願動身,將來會發現就算減薪也爭不到一個席位。
真的,全國重點大學的畢業生,薪酬起點說的只是二三千元,而且不乏失業的。在北京認識一批年輕有為的先進青年,愛文化有知識有熱情還有勞動精神,畢業了一年都找不到工作!
梁文道與李照興曾慨歎,不知甚麼時候,香港人散佈全國各地如長沙、重慶,城市變成其中一個移動座標,而不是身份規範。這個時刻很快會到來。但我仍覺得,香港人的身份仍有其重要性,因為到目前為止,來自香港仍然代表來自「先進而開明」的地區,對國際視野與潮流掌握透徹。這種優勢暫時仍沒有其他中國城市可以超越。所以中國人遊走神州的最佳策略,仍然是掛着香港人名牌,但態度與生活上可以盡情融入。
我這番話是對香港八十後九十後說的,因為坦白說,七十後或更早的一代,在大陸可發展的空間已不多。就拿傳媒與文化業來說,與我相識多年的七十後,如今全已晉身中高層,下面的八十後早已伺機上位,權力金字塔的底層則是大批優秀的九十後。為了增加未來生存能力,香港新生代要盡快累積中國經驗與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