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流行說「大齡女子」,指的多是年逾三十的單身女子。又不見有說大齡男子的,明顯只是針對求愛市場裏女多男少的現象。台灣則說「熟女」,跟香港說「中女」差不多。
和北京精英女子們聊天,發現大家已開始認同「一夫一妻制」的崩解,有男朋友的,已料到對方在別的城市比如上海和廣州也有別的情人,心態甚至已不是被動地「認命」,而是主動地「接受現實」。鳳凰衞視熱門主持人竇文濤被拍到在不同城市各有女友,姜文的幾個女人都為他生了孩子,觀眾議論紛紛,從沒說他們不檢點。潛規則是,有本事的男人,多幾個女人很平常。
有次在網上和一北京女孩聊天,對方問我對某男子看法如何,我實話實說人不錯,但花心,女友眾多,她馬上糾正我的觀念:「嘻,那當然,像他那麼有才華的人。」還罵我放洋多年,怎麼心態還放不開。我笑了笑,反正沒打算跟對方糾纏,有幾個女人關我何事?如果夠喜歡,就不用理會對方身邊有幾人。
我認識的大齡女子,都獨立能幹,經濟上不用靠男人,但心靈與性事方面需要有伴侶。這批人,伴着中國改革開放成長,經歷過六四,過早體會無常與飄零,很懂得保護自己,比台灣熟女有機心,比香港中女開放。她們老得很快,在同齡男人身邊像姐姐。
這時代,做女人肯定比做男人辛苦數倍。女權運動進行至今,在現代社會可謂徹底失敗。張愛玲的《小團圓》一點也沒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