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源頭不抓緊 抗疫事倍功半 - 盧峯

蘋論:源頭不抓緊 抗疫事倍功半 - 盧峯

當豬流感病毒重災區從墨西哥轉移到美國及加拿大後,我們曾指出香港、中國及亞太地區面對的病毒威脅將即時飆升。果然,在過去幾天,日本確診至少四宗豬流感個案,內地也一再發現從美加輸入的確診及疑似病例。到昨天,香港確診第二宗豬流感個案,病者同樣是由美國回港的旅客。可以說,美國、加拿大已成為病毒向全球散播的中轉站;若果美、加兩國不採取有效措施加強邊境檢疫防疫,若果世衞未能促使美、加兩國加強控制疫情,豬流感疫潮遲早會走向失控的地步。
事實上目前在對抗豬流感疫情方面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已成為病毒重災區及輸出病毒源頭的美國、加拿大在抗疫及控制疫情上並沒有採取甚麼強有力的感染控制措施,也沒有在出境口岸加強檢查,任由可能帶病毒的人四處流動及坐飛機把病毒帶到不同地方。反而病毒仍未在社區爆發的國家及地區如中國、日本、香港則如臨大敵,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一再加強口岸的檢疫,希望盡可能阻止病毒在本國流竄或經本國傳到其他地方。這種病毒源頭手鬆,其他地方肉緊的情況不但奇怪,也令抗疫工作事倍功半。
只可惜,病毒雖然已變得全球化,傳染病控制,對抗病毒的工作卻仍然主要由各國政府自行負責,仍然要倚賴各國政府自願合作及採取措施。只要某些國家的政府不改變態度,不從嚴抗疫,其他國家及地區是奈何不了他們的,只能盡本身的力量抗疫。
幸運的是,香港出現的第二宗確診個案在機場看醫生時已被發現並轉送至瑪嘉烈醫院隔離,並沒有進入社區,相信造成大量感染的機會很低。不過特區政府醫護當局仍需努力監察所有曾與病者有緊密接觸的人,盡可能減低病毒散播的機會。
由於從美加到港的旅客感染豬流感的風險明顯較其他地方高,加上機場及口岸設置的體溫探測儀未必能發現感染豬流感的病者,特區政府有必要考慮在口岸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例如對來自美、加的航班作特別的檢疫安排;在飛機抵港後,先由醫護人員上機逐一為旅客量體溫及查詢病歷,希望可以更快更早找到可能的病患者,迅速將他們及坐在他們附近的旅客隔離,從而減低病毒從美加輸入的風險。這樣的做法當然不可能完全阻止病毒及病人從美加經第三國進入香港,但至少可以把抗疫防線變得更牢固、更周密。
另一方面,特區政府應要求經營美加飛香港航線的航空公司加強防疫工作,包括加強提醒乘客不要帶病上機,包括鼓勵乘客使用口罩,包括加強機艙的清潔消毒等。這些措施應該可以提高乘客的警覺性及減低乘客在機上感染病毒的機會。
正如世衞的專家指出,豬流感仍有可能成為感染數以十億計病人的世紀疫症。心存僥倖或掉以輕心只會令這個不幸的預言應驗!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