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移動(941)昨晨開市前突停牌,惹起配股疑雲,但原來是一場虛驚。停牌起因是中移動須為非居民企業股東代扣代繳10%的企業所得稅(下稱「股息稅」),但集團前晚深夜才刊發通告,並須更改原訂昨日的除息日,港交所(388)系統數據及恒指計價未能即時調整,中移動唯有急急「停休」一天。
記者:余志浩
港交所交易系統早已設定中移動昨日除息,但中移動前晚才作「遲來的通知」,為免引發股市混亂而停牌,但已申請今日復牌。屆時恒生指數公司將還原昨日已扣減恒指31點的除息因素,這是歷來首見。
錯扣事件歷來首見
中移動昨早9時30分停牌,連帶233隻包括牛熊證及窩輪等衍生產品同告暫停買賣,牽連甚廣,惹起坊間一陣恐慌,擔心滙豐控股(005)世紀供股後,另一大藍籌再有動作;直至早上11時31分,中移動澄清與前晚公佈的股息稅相關,始釋疑慮。港交所發言人強調,昨日市場交易並無出現混亂。
有市場人士指,若中移動未能及時停牌,而相關衍生產品又計入除息因素,將引起混亂,後果難料。
逾200衍生產品暫停買賣
恒生指數公司董事總經理關永盛表示,恒指昨日同樣已計及中移動除息因素,已將恒指點數相應扣減31點,但由於中移動停牌,故昨日並未影響恒指,若今日其復牌,便會相應加回31點。
始作俑者中移動昨晚刊發通告交代停牌事件,指前日以傳真通知港交所將除息日由原定昨日,延遲至本月25日,由於時間相近,港交所未有足夠時間調整交易系統的數據,故引起今次「蝦碌」停牌。
據港交所上市規則,如要更改除息日,須於除息日至少6天前,以書面通知港交所,除非情況特殊例如颱風,以致未能作通知,才不受此限制。事件反映中移動方面未跟足有關程序而引發紛亂。
除息日延至本月25日
事實上,中移動是前晚10時56分才將更改除息日通告在港交所網站發佈;港交所發言人回應稱,事前並無收到該公司的諮詢及通知,但該所的交易系統已計及昨日是中移動除息日因素,因此昨日已將中移動前日收市價設定為74.946元;但若中移動不是昨日除息,其前日收市價應維持76.35元。
停牌導火線是中移動接獲國家稅務總局上月27日發出的股息稅相關通知,按照有關規定,除持有中移動實物股票的個人股東外,其他透過證券行或銀行買入該股份的投資者,一律須繳交股息稅。中移動早前建議派發08年度末期息每股1.404元(含稅),原本每手500股收息702元,現僅631.8元。
上述規定去年9月H股已實施,現擴至紅籌。同屬紅籌的聯通(762)其發言人說,尚在研究事件,暫無回應。本報接觸部份紅籌企業負責人,他們皆指對有關稅法不知情。不過,根據相關文件顯示,國企股及紅籌股符合四點才需要代扣代繳股息稅。
瑞銀發表報告稱,估計有關股息稅安排同樣應用於聯通及國企股中電信(728),不過,息率並非投資中資電訊股的主要焦點,相信事件對股價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