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前,馬龍被迫減產,原因是政治漫畫的地盤不斷收縮。他說政治漫畫以諷刺為主,當權者不會喜歡,「唔係我主動,係少咗地盤,以前每份報紙都有,大家都關心香港前途,六四前後係畫唔切,啲job(工作)要推,唔會冇機會發表,家有評論版嘅報紙都冇乜邊幾張。」
「一定係諷刺當權者」
馬龍83年開始畫政治漫畫,越畫越多,89民運是高峯,至97前不斷減少,「回歸仲有幾年,啲人走得就走,唔走得嘅都不如做鴕鳥,唔再睇政治,政治評論版都越嚟越少。」
他說,政治漫畫以諷刺及批判為主,難以迎合主事者口味,「咁你唔會諷刺個冇權嘅人,一定係諷刺當權者,佢點會鍾意?你估《文匯》、《大公》唔想有符合佢哋嘅政治漫畫咩?但係漫畫家好抵死,唔可以奉命創作,夾硬畫都畫唔到。」
馬龍創作那麼多年,有沒有試過受壓?馬龍答道:「壓力冇人畀過我,冇人蠢到話唔畀你畫乜畫乜,不如改版一了百了,又唔係有合約,忽然改版,咁你就明。」
即使如此,他仍沒有放棄機會,不時繪畫民運T恤,「我哋要做,盡量去做,唔需要諗,名人有名人努力去做,歷史應該留低,冇理由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