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股市昨早段隨外圍偏軟,但中國上月份固定投資大增,今年首4個月樓市成交亦見好轉,令市場憧憬再有行業振興方案出台,地產、煤炭和鋼鐵股發力,成功扭轉大市劣勢,滬綜指收2618.17點,升1.49%;深成指重上萬點大關,收10179.15點,飆3.14%,滬深300指數升2.3%。
股民觀望滬深成交縮34%
投資者轉趨審慎,滬深兩市成交縮減33.62%至1726.3億元(人民幣.下同),料短期仍遇沽壓。聯合證券分析師王守杰指,昨日大市成交收縮反映投資者獲利回吐,未買貨者則不敢貿然進場,因年初至今部份股價已升逾一倍,而企業業績卻仍是一塌糊塗。
事實上,內地機構投資者上周已開始趁高減磅,減幅更創近期新高。據《中國證券網》報道指,截至5月7日止內地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平均倉位分別是78.86%和73.36%,較4月下旬減少2.68和3.2個百分點。至於中證監於5月份首周新批了6隻基金,其中5隻屬偏股型,則可望為股市帶來更充裕資金。
富達基金大中華基金經理黃良文亦認為,內地樓價已由高峯期大幅回落,令可負擔買樓的人數增加,加上中央的寬鬆貸款及低利率政策可以引起居民置業意欲,這將有利房地產交投,從而帶動樓價回升,並提高內房股資產淨值,故他預計內房股未來12至24個月會跑贏大市。
富達看好內房股贏大市
他又認為,近日兩岸關係明顯改善,造就更多資金流入台灣,以及兩岸落實直航、通郵及通商,故未來兩岸監管可能進一步放寬。隨着兩岸三地更緊密發展,更可為三地提供更多投資機會。
另一邊廂,社保基金理事長戴相龍接受傳媒訪問時指,今年全國社保投資收益達150億元,首季度重倉股有1.14億股,較去年底增值48%,跑贏滬綜指30.34%的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