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新例 食品禁含藥物廣州王老吉含夏枯草違規

內地新例 食品禁含藥物
廣州王老吉含夏枯草違規

【本報訊】熬夜熱氣痰上頸,夏枯草正是「下火」之選。但廣州百年老字號王老吉凉茶因含夏枯草,疑觸犯內地食品不可含藥品的新法例,可能惹上官非。有本港中醫師警告,夏枯草確能清熱,但應該一、兩杯止。夏季有不少師奶把夏枯草當水喝,最終傷肝損腎,喝到頭暈眼花才求醫。
廣州王老吉含夏枯草疑觸犯內地下月實施的《食品安全法》,老字號品牌恐蒙上非法添加中藥材的罪名,引發內地網民熱烈討論。廣州王老吉對此大感錯愕,昨晚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如何應對。

脾胃虛弱不宜飲

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說,近年接獲不少個案為了「清熱」,長期飲用夏枯草,最終損害肝胃,「多數係屋邨師奶,熱氣唔舒服,又想慳錢唔睇中醫,一飲就飲幾個月」。曾有一名屋邨師奶每天喝三大碗,連續喝半年,直至精神委靡、頭暈眼花才求醫,幸好她服食高麗參等藥材後慢慢康復,沒有永久後遺症。
關之義解釋,行內俗稱夏枯草為「下火草」,可清熱解毒和清肝火,但喝過量則導致肝臟虛弱,陰陽失調,削弱肝功能,無法排毒解毒,也會損害腸胃。患者會食慾不振及精神委靡,甚至視線模糊。他特別指出脾胃虛弱者對夏枯草尤其敏感,少喝為妙,「即係口淡淡,個口成日有口水湧出嚟,食乜屙乜,就唔啱飲」。
他又指,熱氣多數源於睡眠不足,導致臟腑失調,引發肺燥及肝火盛,患者會喉沙、喉痛及咳嗽,甚至痰帶血絲。偶爾喝一、兩杯夏枯草確可紓緩症狀,但此飲品始終是中藥,萬萬不可長期喝,服前更應諮詢中醫師。冬瓜、節瓜或苦瓜湯也有清熱功效。
研究中草藥的城市大學生物化學系副教授張漢揚稱,科學界尚在研究夏枯草成份的確實功效,暫沒有足夠證據顯示此藥可損害胃或肝。有研究發現夏枯草可殺菌,甚至殺死愛滋病病毒,但喝過量則可導致暈眩,孕婦也不宜飲用。他又指,根據本港法例,夏枯草也屬中藥材,但尚未管制飲品不可添加此藥。

香港廣州兩店分家多年

【本報訊】王老吉的夏枯草風波,源於內地下月1日實施的《食品安全法》。該法例規定食品不可添加中藥等藥品,薑及百合等87種「藥食兩用」的藥品則獲豁免,但名單並不包括夏枯草。
對於王老吉含夏枯草是否合法,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務副所長嚴衛星回應稱:「的確王老吉有些成份和原料不包括(藥食兩用)在內。」

內地漢患胃潰瘍

杭州一名居民向內地傳媒表示,由於經常熬夜加班,容易「上火」,因此每天喝王老吉。其後他開始胃痛,胃鏡檢查發現患上胃潰瘍,正準備入稟控告王老吉。
凉茶於06年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文化部確認王老吉等16個凉茶品牌的54個配方對凉茶文化的貢獻。香港王老吉與廣州王老吉本屬一家,但現已分家多年,前者主要出產紅罐凉茶,後者則為綠色紙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