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大學微生學學系完成研究本港首名豬流感病人的病理分析。該系系主任袁國勇教授表示,該名墨西哥患者的病毒基因排序,與美國的病毒比較只有輕微轉變,毒性沒有加強,特敏福可作有效治療。病毒在夏季高濕度只可生存數小時,但冬季則可生存一周。
冬季可生存一周
袁國勇表示,首名墨西哥患者的豬流病毒基因排序,與美國豬流感病毒的基因排序比較;一個病毒有12,600條基因標記,當中H蛋白的標記佔1,700條,墨漢病毒的H蛋白中,只有1條標記改變,顯示病毒轉變很少,亦沒有令毒性加強的氨基酸,亦對特敏福沒有抗藥性。患者的血液及糞便沒有病毒,發病後首三天體內仍有病毒,但服食特敏福治療後,病毒數量大減。
病毒在環境生存視乎溫度及濕度,在冬天若氣溫10℃以下,相對濕度只有20%,病毒可生存一周;在夏季濕度較高,病毒只可生存數小時。
袁國勇表示,根據外國及世界衞生組織的資料,由最初墨西哥爆發至今,豬流感病毒只有0.01%改變。現時病毒亦是飛沫傳播,密切接觸者受感染機會只有22%至33%;美國確診個案中,只有5%病人需入院,死亡率為0.1%至0.2%;大部份死者是長期病患者或有內科疾病。至今豬流感引致的感冒等病徵輕微。
他指,部份服食特敏福的維景酒店旅客有腹瀉及頭痛的副作用,但症狀輕微,在進餐後才服食特敏福可減少腹瀉。
該學系第一代的快速測試方法可於6至8小時有結果,現已提前至4小時內有結果,準確度達九成,他希望可再縮短至3小時。連同公立醫院及衞生署,本港每日可進行2,000個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