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環球經濟未轉好,中國亦難獨善其身,中國4月份出口連續第6個月下跌,急挫22.6%至919.4億美元,遠遜預期,尤幸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升幅勝預期,有助刺激內部經濟,不過商務部再警告,出口形勢未許樂觀,要千方百計穩定外貿。 記者:周燕芬
緊貼環球經濟的外貿,上月出口再跌22.6%,較市場預期的15至18%為差,較3月份的17%跌幅亦進一步擴大;進口則跌23%至788億美元,與市場預期相若;按月比較的話,上月出口升6.9%,進口升15.1%。上月貿易順差收窄至131.4億美元,中國對香港進出口按月升2.3%至132.1億美元。
投資仍以政府基建為主
商務部指,外貿下跌將影響至各個領域,預計今後一段時間加工貿易與外貿出口增長乏力,後勁不足。
中國的外貿盛衰完全處於被動位置,作為中國經濟火車頭的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又再發揮作用。今年首4個月投資累計逾3.7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上升30.5%,較市場預期的29.1%為高;單是4月份的增幅達33.9%,若扣除通縮因素,增幅更達35.8%。
中金報告指,投資仍以政府基建為主,首四個月鐵路投資增長94.2%,水泥、煤炭分別增58.6%和36.6%。私人投資受出口疲弱打擊,4月港澳台商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只有0.3%,外商更下跌1.2%。
中金:年底始有望反彈
中國首四個月新開工項目多達86420個,總投資涉3.68萬億元,升90.7%,野村認為,未來數月基建項目將持續發力,帶動整體投資保持強勁。至於外貿表現,由於上周結束的105屆廣交會出口成交額下降16.9%,中金認為反映出口未來一段時間還會維持低迷,或要待今年底才有望反彈。
中金報告分析,4月跌幅擴大因為春節定單推遲至3月份集中生產所致。另外,3月開始,大部份亞洲貨幣兌美元已持續升值,兌人民幣貶值幅度收窄,對中國低端產品面對的滙率壓力有所減輕。
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若扣除國際商品價格下滑影響,中國進口貨量跌幅於過去2個月實際僅單位數字;而中國出口按月回升,亦反映外圍需求有回穩迹象。美銀美林報告認為,中國的復蘇基礎仍未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