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現時約有一成人、即70萬人患有糖尿病,每四名65歲以上人士就有一人病發;醫學界估計患者中有9%併發糖尿足,個別病人更出現糖尿手的併發症。如沒有及時治理糖尿足或糖尿手上的傷口,導致細菌感染或潰爛,為免細菌入血致命,病人最終須切除感染肢體。由於糖尿病年輕化,近年已有40多歲的中年患者需要截肢保命。 記者:袁慧妍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骨科學系副教授葉永玉表示,除糖尿足之外,眼疾、腎衰竭以及血管病變都是常見的併發症。近年由於糖尿病患者的壽命越來越長,併發症問題也相對增加,有個別病人患上糖尿手,個案更有上升的趨勢。09年至今新患糖尿手個案已有5宗,與去年整年的發病數字一樣,07年則有3宗。
多種細菌入血可奪命
不論糖尿足或糖尿手,高血糖都會影響病人的觸感神經,使患者對肢體傷口痛楚的敏感度降低,若未能及時發現及治理傷口,有可能導致細菌感染或潰爛,八成半接受截肢手術的病患者均是因為傷口潰瘍。葉永玉警告,需要截肢的糖尿病患者有年輕化趨勢,由以往平均60至70歲,下降至40多歲就要截肢;如果有多種細菌混合感染入血,甚至感染到金黃葡萄球菌,隨時有生命危險,屆時注射抗生素也無補於事。
現年55歲的李桂珍以往在茶餐廳做侍應,1996年開始覺得左腳「好攰」,家人替她按摩時發覺她的腳底「軟腍腍」,「好似生咗粒瘡咁。」由於情況異常,家人立即把她送入急症室,才發現她已患有糖尿病一段時間,腳部神經出現病變並發炎含膿,要即時開刀抽走膿液,再植皮協助軟組織重建。
糖尿足一直困擾李桂珍,1999年她須在足部安裝鋼板以進行骨矯形治療,現時她不能工作,一日要注射兩次胰島素,飲食要少肉少油多菜;由於行動不便,不論外出及在家裏也要穿着特別設計的鞋墊及拖鞋,「連冲凉都要着住拖鞋先得。」
接觸污水海產要小心
葉永玉提醒糖尿病患者,一年最少要檢查一次糖尿手或足的情況,高危人士更要隔三個月至半年進行檢查。患有糖尿手病人更要小心觸及污水及海產,如要經常濕手的病人如清潔工,容易患上慢性感染,故必須佩戴手套工作及每日檢查手上是否有傷口。
糖尿手常見後果
‧失去感覺,有損傷也不自知
‧運動神經病變致手畸形
‧血管病變,減慢血液循環
‧較易因濕水而感染細菌
資料來源:葉永玉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