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設國際板誘外資上市

滬設國際板誘外資上市

【本報訊】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正備受上海威脅。繼早前國務院要求上海於2020年前,為基本完成金融中心做好準備,日前上海市政府為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及國際航運中心提交具體實施意見,雖未有時間表,但提出的多項建議如加快債券市場發展、加大期貨市場發展、擴大外資參與市場的比例,未來與本港競爭勢在必行。

研擴大QFII投資規模

上海市市長韓正於上海市召開的工作會議上指,重點將放在金融市場體系建設、金融產品創新及金融市場開放等三方面。
金融建設上,《實施意見》指出,將爭取上海成為全國商業銀行票據的交換中心,推進信貸轉讓市場建設;支持銀行間債券市場與上交所債券市場完善做市商制度,促進債券一、二手市場發展。期貨方面,則支持上海期貨交易所有序推出原油、汽柴油、瀝青等能源化工期貨品種上市。
對於內地金融市場外資可參與程度有限的問題,《實施意見》指上海亦有意逐步擴大境外投資者參與的比例及規模,除積極支持上證所建設國際板,不但准許合乎條件的境外企業在上證所上市,推進紅籌回上海發行A股外,亦研究開發更多如交易所基金(ETF)產品,包括探索與港的證券產品合作。為此,意見更首度提出,研究擴大上海證券市場的QFII投資規模,及在上海期貨市場建立QFII制度的可能。
另中國副總理王岐山與英國財政大臣達林會面後發表聲明表示,中國同意允許符合資格的海外企業,包括英國企業,根據相關規則通過發行股票或存託憑證在內地股市掛牌。

將向中央提衍生產品方案

上海市金融辦公室主任方星海指,今年會向中央提出有關債券衍生產品及債券期貨的相關方案,及推出金融能源衍生產品的建議。他續指,現時境內不少外資銀行,因網點少及資金上的缺乏,都有上市或發債的意願,相信日後如這些外資的股票或債券上市,會深受投資者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