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昨展開中國行的首站──北京,這位被中國人稱為「鬼才」經濟學者對着內地重量級人馬說出惹火言論,就是「人民幣有升值必要」。
克魯明昨日出席北京一個論壇上稱,中國巨大貿易順差是政府干預的結果,整個世界不可能繼續接受中國現在如此龐大的貿易順差,尤其是當前情況下,中國的盈餘會對其他市場的就業產生影響。他又指很多國家的貨幣也是不可兌換的,但沒有一個國家的外滙儲備會有中國這麼大,這是他們所擔心的。
指中國明顯操縱滙率
人民幣未有自由兌換下,克魯明指中國政府透過大量購買外幣,來維持人民幣相對弱勢的地位,中國政府明顯操縱滙率。
面對超班經濟大師指摘,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龍永圖馬上反駁,中國作為貿易順差國並不是自己選擇的,是市場選擇的。若克魯明認為凡是選擇實行自己貨幣不可兌換的就是操縱滙率,那中國和很多國家就註定要永遠操縱滙率下去。
龍永圖反駁乃身不由己
龍永圖認為中國可能在今後幾年都不會實行人民幣滙率自由兌換,這是出於防止滙率風險的需要。由於目前全球金融秩序不公平性,所以選擇在目前不實行自己貨幣的自由兌換。他認為當中國的人民幣變成自由兌換的時候,那才會真正全球公平自由貿易。
外界續向中國施壓要求人民幣升值,克魯明亦預期中國的經濟復蘇將面臨巨大壓力,理由亦是繫於中國貿易盈餘,他估計會有更多國家尤其是歐美會給中國施壓。
對於中美刺激經濟成效表現,克魯明指美國刺激計劃於過去幾個月通過之後,至今沒有落實執行過甚麼,而中國決定刺激計劃後幾天內就開設一些基礎設施建設;但他補充美國不可能那麼快採取行動,若涉及巨額腐敗問題結果將是災難性。
對於全球經濟進展,克魯明指金融危機最極端階段快要結束,當GDP開始增長擴張的時候,就可以算是危機衰退終止時,但之後或有長達5至10年的困難時期,美國和歐元區可能像日本那樣出現「迷失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