嫲 嫲 - 鄧達智

嫲 嫲 - 鄧達智

男孩跟祖母的感情特別深。相比母親,祖母有更大空間的包容,放縱與悠閒;遺澤的溫馨特別持久。
《永久居留》有幾組讓人記憶的鏡頭,其中之最:雲海祖母離世,趕回內地奔喪,場面哀傷簡潔,面對冰凉屍體哭訴:「嫲嫲,你還未告訴我在下面如何找您……」
就一句話。交談的塵緣到此為止。
很多人視未能與至親說最後一句體己道別話引以為憾。姑丈沒明顯病徵,下樓到投注站買最後一場馬,臨行對姑姐說:「蒸好魚等我回來吃飯……」誰知倒斃曾令他最快樂的落馬纜空間。姑姐喪夫未能說最後一句話耿耿於懷,跟她說:「姑丈要說的,生前已說完咯,無謂介懷再多一句!」平素一貫開朗,終於微笑過來。是的,說了那麼多年的話,還有甚麼未說完?雲海毋須祖母信誓指定那個再會的門口,要見終歸會見。這組鏡頭如果以俯瞰角度拍攝,當更貼近祖母從天上回望意味,凝固祖孫的溫情。
也曾經歷祖母彌留,執手細說:「嫲嫲,等多一會,媽正坐飛機趕回來……」她等到了,只餘眼皮轉動。
雲海失意遠赴以色列尋找摯友Josh,二人站立耶路撒冷橄欖山遠眺猶太墳場,趕看《永久居留》一半為了那片我也十分熟悉風景的呼喚。每次到埗,第一件事,穿越客西馬尼園;坐在墳場靠近懸崖的邊沿,日落舊城蒼蒼茫茫是我世上最繫心的一片風景,餘暉映射「黃金之城」,一片金黃直至星星天藍。可惜電影的色調沒有特別歸納,京都、澳洲黃金海岸、香港及耶路撒冷各有特「色」,從畫面看未免失諸含糊。它讓人看得感傷導演從心搗出感情的電影,雖說探討人生最終歸宿,貼近還是對愛情的尋覓。當失望早成習慣,莫讓驚喜打破寧靜;幾乎,幾乎一切情愛只是比死亡更深痛楚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