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指出,本港首宗豬流感個案驗出的病毒濃度不高,可能因為此墨西哥旅客及早察覺和醫治,減低播毒風險。維景酒店尚有兩名住客「在逃」,但由於七天隔離期已過,而且其他住客沒有染病,當局不太憂慮。香港大學已完成基因排序,破解豬流感病毒。
測試基因尚未變種
港大微生物學系教授管軼向本報表示,完成美國的加州型豬流感病毒及本港首名豬流感個案的病毒基因排序。兩者與其他國家的豬流感病毒排序相若,沒有太大轉變,顯示病毒尚未變種,算是好消息。結果又顯示豬流感病毒並非像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的病毒般,有可致命的基因標記,但病毒對人體的真正影響,有待詳細研究。
醫院管理局總感染控制主任司徒永康也透過內部通訊,引述美國微生物學家帕萊塞(PeterPalese)的研究稱,觸發西班牙流感大爆發的病毒主要武器為「PB1-F2」病毒基因,今次豬流感病毒卻沒有此基因,大大減低在肺部繁殖的能力,因而殺傷力較低。美國數據顯示,18%豬流感個案的密切接觸者會染病,紐約爆發豬流感的學校約8%學生染病。本港須參考現有的科學數據,微調防疫措施。
他又指,全球豬流感確診個案過去一個周末內飆升2,000宗,反映病毒仍在擴散,但目前資料顯示,豬流感的死亡率僅0.16%,即與一般季節性流感相若。由於豬流感並非經空氣傳播,醫護人員只須在高危工作時戴N95口罩,例如替確診或疑似患者插喉。